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

2023-06-21 15:05:49

       北京市普仁医院内科   靳春鹏

       脑卒中,也叫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疾病导致的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或瘫痪、言语障碍、智能、意识和感知障碍等症状。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危重型疾病,常导致患者残疾、死亡,对患者和家庭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主要有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是由于脑部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大脑缺氧、缺血的情况,后者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的情况。

      1、 脑卒中是什么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危害都非常高。根据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 报道,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 ,至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为1704万。所以说脑卒中的危害非常严重,它可以导致大面积脑组织受损,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失明、认知障碍等。脑卒中后的恢复非常缓慢,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严密的监护。很多患者尽管经过治疗,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导致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家庭负担,此外,脑卒中的治疗也很昂贵,患者和家庭往往需要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因此,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增加锻炼,保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定期体检。脑卒中是世界上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常常影响中年和老年人群,脑卒中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脑梗死和脑出血。脑梗死是指脑部血管发生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脑组织缺氧死亡。脑出血则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脑组织受到压迫、受损或死亡,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心脏病、家族史等,早期识别脑卒中症状并及时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死亡率和残疾率。脑卒中的治疗包括急救、激素、抗凝、血管扩张、栓子摘除、手术等多种方法,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加强锻炼等。
  1.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导致脑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血管损伤,增加血管阻力和动脉硬化,最终导致脑血管意外。血脂水平异常,特别是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易导致血管壁损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的风。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也是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心脏疾病可导致心房颤动,形成血栓,随后进入大脑血管,导致脑梗塞。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增加了患脑卒中的风险,同时,糖尿病还会损伤血管壁,形成微血管病变。吸烟和过量饮酒也是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尼古丁和酒精会使血液粘稠度加大,使血栓容易形成,如果在生活中,饮食不科学、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均会增加脑卒中的危险。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危险因素可以相互作用,导致脑卒中的风险进一步升高,因此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努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体检检查危险因素的相关指标非常重要。
        3.怎么预防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卫生保健以及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入手,具体方法包括:(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戒烟、加强锻炼。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度强度的有氧运动。(2)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需要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型,以减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3)控制饮食:均衡饮食可以给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包括谷物、水果、蔬菜、蛋白质和健康油脂。避免过度食用盐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肉类、动物肝脏等。(4)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如果已经患有上述疾病,需要按时服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5)定期体检:通过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自身体征的异常,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6)减少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容易导致神经血管紧张,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应尽可能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做运动和休息。总之,预防脑卒中需要从健康生活习惯、科学饮食、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合理就医等方面综合考虑。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脑卒中的预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怎么治疗脑卒中
       治疗脑卒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急性期的治疗给予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适用于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加速血栓溶解,恢复脑血流,也可以给予血栓提取术,用手术、介入手段等方式将堵塞血栓取出,恢复脑血流。需要维持血液流通,用手术、介入手段等方式将堵塞血栓取出,恢复脑血流。也可以给予药物治疗,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再次发作的概率,扩血管药物可通过改善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内环鸟苷酸(cGMP)含量等机制,减轻缺血和缺氧症状。还可以给予一些降压降脂药物,通过控制血压、血脂等重要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在急性期结束后,必须开展规律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心理治疗等,以促进患者康复。通过运动、按摩和热疗等手段,促进肌肉和关节的恢复,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行动能力。还可以通过语言、声音和发音练习,使动作更加协调和流畅,从而提高说话和沟通的能力,通过认知训练和模拟任务等方法,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和判断力等高级认知能力[7]。总之,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手段。治疗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需要结合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共同实施。
       5.小结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血压处在一个正常值范围内非常重要,还有高胆固醇也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血糖,控制好血压、胆固醇、血糖,可以有效的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其次就是在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健康,适当进行锻炼,保持正常体重,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治疗脑卒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患者的肌肉和神经。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控制血压,饮食、生活方式健康,以防止再次发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