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隐形杀手-吸入性肺炎,老年群体需警惕!
海南省肿瘤医院 汪阳
当家有老人或亲属住院,医生与您交流时,或可听到一个词语“吸入性肺炎”,那么何为吸入性肺炎?此病严重几何?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何为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简单来说是指吸入异物进入下呼吸道而导致的肺部炎症,这里的异物常见的有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或食物等等,主要发生在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年老体弱者,既可表现为无症状,又可以表现为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突发喉反射性痉挛、喘鸣、剧咳、心动过速等,同时可出现指氧饱和度下降,并可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性酸中毒,病情进一步进展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吸入性肺炎包括三类,1、化学性肺炎(比如胃酸反流吸入到肺里面起化学性炎症);2、细菌性肺炎(口腔里的细菌被吸到肺里面,这些细菌在口腔里面不致病,但是到了肺里面就会引起很严重的感染);3、继发于化学性炎症的细菌性肺炎(化学性肺炎破坏了正常的气管、支气管上皮,以及肺泡组织,导致细菌更加容易进入肺里面造成细菌性肺炎)。
ICU吸入性肺炎有哪些常见的诱因?
1、细菌在口咽部定植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因素;
2、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3、未进行吞咽困难筛查,未及时置胃管而发生误吸;
4、胃管鼻饲返流误吸;
5、患者意识障碍,神经功能异常;
6、机械通气;
7、患者家属遵医性差等。
ICU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1.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肺组织弹性下降,肺活量降低,咳嗽反射差。
2.患有多种心肺等慢性疾病,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明显下降。
3.免疫系统功能随年龄增加下降,对抗感染的吞噬细胞功能下降。
4.医疗、养老护理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高龄老人基数增多,长期住在养老院、护理院等,留置胃管,长期依赖胃管注入流质饮食为生,需要熟练的医护人员操作,而老年人胃肠蠕动弱,食物排空慢,更容易返流,倒灌入呼吸道,长期返流和误吸,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无力咳嗽排出,肺炎治疗后反反复复,延绵不愈合。秋冬季节又是季节性流感高发期,更容易患上肺炎。
如何评估老年吸入性肺炎?
1、评估误吸的危险因素: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神经源性功能异常等。
2、吞咽功能的评估:
(1)洼田饮水试验:该检查操简单间断,适用于意识清楚并能按照指令完成试验的患者。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分级: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的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2)容积粘度吞咽测试(V-VST):建议有饮水试验阳性的患者使用V-VST进一步检查评估,该试验是通过给予患者不同稠度及容积的液体,来评估吞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吞咽造影检查:又称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是评价吞咽障碍的“金标准”,是康复医学科开展精准吞咽功能评估和治疗的必备检查。
3、观察临床症状:对于高龄重症老年肺炎患者,有无隐性误吸则主要靠临床观察来判断。例如有无泌涎困难、食物及唾液自口腔流出、食物在口腔滞留、咀嚼时间延长、一口食物要分多次咽下等。
如何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
1.进食调整:从食物性状、进食方式、进食体位三个方面做出调整。
首先,水、茶等稀薄液体最易导致误吸,一般进食泥状或糊状的粘稠食物,尽量减少进食面包、糕点等难以吞咽的食物,以防食物碎屑误吸入气道。再次,进食应少量多餐,减少强迫喂食,调整进食速度。存在严重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选择留置鼻胃管、胃空肠管、胃造瘘等途径保证营养供给,防止自主进食时食物呛入气管。第三,合适的进食体位可显著提高吞咽安全性,鼻饲时和鼻饲后30min嘱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坐位;喂药时应将药丸捣烂,加温开水喂服。喂食、喂水时应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无法坐立的患者需抬高床头至少45度,缓慢进食。为预防食管反流,进食后应保持原位0.5~1小时以上。
2. 口腔卫生:及时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口腔内分泌物,可减低口咽部潜在致病菌的定植。可在每次进餐后清洁口腔,防止食物残渣及口腔分泌物滞留口腔引起口腔炎或误吸,鼻饲者每日至少进行2次口腔清洁,生活能自理的患者,每日早、晚各漱口1次。
3. 吞咽训练:对神志清醒能配合的患者予指导各种吞咽功能训练,如舌肌训练、咽收缩练习和喉上提训练等。
4. 睡眠时采用适当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可采用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和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患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老年人,尤其需要保持侧卧体位。此外,对于不能翻身的患者,要在2小时内协助翻身。
5.其他:老年患者常因失眠服用镇静安眠类药品,在可允许的情况下,减少镇静剂、安眠药的使用。患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老年人,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减少胃食管反流、胃潴留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