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

2023-06-29 10:42:17
陕西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曹万英
  
       慢性呼吸衰竭为一些慢性疾病诱发的呼吸功能障碍,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属于一种十分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此时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可能已经遭到较大损害,极易诱发各类并发症,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受到直接威胁。而针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无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可改善患者症状,使之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长期坚持能够起到切实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效果。
       1.慢性呼吸衰竭概要
       慢性呼吸衰竭主要是指因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和神经肌肉病变等所致人体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经过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且呼吸衰竭长期存在,此时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征象明显,自身机体生理上各类病理变化风险也会大幅升高。早期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较轻,机体可代偿适应保持一定的生活和活动能力,但在此基础上,患者可因为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痉挛等情况使得病情急性加重,短期内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甚至完全失常,一旦发作,短时间内患者生命安全便会受到较大威胁。比如,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精神错乱、血液系统异常、心脏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2.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特征
       2.1治疗原则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特征,即针对肺功能损害患者实际情况,联合多学科、综合、系统地进行全面治疗,治疗内容涵盖运动锻炼、呼吸训练、营养支持等,旨在让患者尚未损伤的部分肺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恢复,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认知能力的目的,同时这也是降低患者患上其他并发症的有力举措。大量相关专业医学研究发现,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越早进行肺康复治疗,所取得的治疗预后效果就会越好。
       2.2注意事项
       但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肺康复治疗前也要综合评估,像站立时出现低血压、无法下床活动、行走、需要长时间借助呼吸治疗的便不适用于肺康复治疗,尤其自身存在肌力功能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压明显升高、肢体不健全、骨折尚未痊愈等患者,都不适用肺康复治疗。
       3.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方法
       3.1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实践期间要先从运动锻炼层面入手,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做抬头、坐起、床上运动、下床站立、行走、肌肉训练、负重、关节活动等训练。按照运动锻炼类型,可将之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其中主动训练,即在患者意识清醒时,为其配置辅助器械,配合医生制订肺康复治疗方案进行锻炼,以促进患者肌肉群肌力恢复,增强其耐力,达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的目的。被动训练则是患者须在他人协同帮助下,借助辅助器械开展肌肉、关节运动训练,适用于意识障碍、症状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被动训练旨在确保患者关节灵活性、肌肉活力、肺功能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2专业到位的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是肺康复治疗的核心,旨在帮助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以长期保持呼吸道、肺部通畅,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症状的目的。一般呼吸训练多是以缩唇呼吸形式体现,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先尝试闭嘴用鼻吸气,嘴唇缩成鱼嘴状将气体自口中呼出,吸气、呼气时间比例在2;1和3;1之间,每次训练15分钟,每分钟进行8⁓10个呼吸循环,每天2⁓3次即可。
       3.3针对性的营养支持
       肺康复治疗的营养支持,即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往往代谢量较大,要时刻关注其营养支持是否到位,这也是促进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功能水平的基础依据。但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机械通气呼吸难以正常进食,此时便可选取围观支持,来实时地为患者提供营养制剂,保护患者胃黏膜同时使之机体免疫水平不会受到影响,加快患者肺功能康复进度。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减少胃管滞留时间,合理控量,谨防胃管输入胃肠营养物质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科普分析,可以看出肺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治疗方案,其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系统性的治疗方案,虽然疗程较长,但是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预后效果也有一定保障,可以切实提升慢性症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