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对中医针灸与推拿的熟悉误区及注意事项
陕西西安长安医院针灸推拿科 王雪梅
中医传承千年,其中针灸与推拿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内容。目前社会上仍有很多人对中医针灸与推拿存在一定认知误区。本文将就社会上对中医针灸与推拿的熟悉误区及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科普分析,以期让更多人能够对中医针灸与推拿有客观、正确的认知。
1.社会上对中医针灸与推拿的熟悉误区
1.1针灸即辅助治疗
社会上很多人会主观认为针灸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并不具备直接治疗疾病的效能,这种认知无疑是有失偏颇的。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因症施治,医师必须在评估患者疾病类型、病情、病史、身体情况后,确定相应治疗方案,本质上是由病情来确定疗法,并非是借由疗法去治疗某种疾病。甚至同样疾病,由于个体差异,可能治疗方法便大相径庭,所以针灸作为一种疗法并无主要和辅助之分,都要对症选择、因症施治。
1.2针灸按摩所治疗疾病有限
很多人认为针灸按摩所治疗的疾病类型十分有限,这种认知无疑也是错误的,针灸、按摩所治疗疾病种类其实十分多元,除了常见的骨关节病症外,针灸、按摩也适用于血管类、神经类疾病、糖尿病、慢性胃肠疾病、肾病、内分泌疾病、皮肤病等,甚至对肿瘤、助产都有一定疗效,且针灸、按摩的施治安全性较高,对患者也无太多要求。
1.3针灸可治百病
有的人认为针灸可治百病,其实针灸并非万能,虽然近年来中医针灸的治疗范畴、治疗手段越发多样,但是其对器质性病变、急性病、新型疾病、流行病的疗效便较为有限。所以,在这里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对待中医针灸,主动听取医师建议,按照自身实际条件、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可过度迷信针灸,导致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的情况出现。
2.中医针灸与推拿的注意事项
2.1明确针灸功能作用
中医针灸具有减肥美容、治疗多类疾病、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等效能,临床实践期间所需注意事项也相对较多,医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资质,才能充分发挥针灸的价值作用。
2.2注重针灸专业规范
比如针对不同人群,医师进行针灸时要注意操作规范、专业,像孕期女性,针刺要轻缓,不可过快、过猛;儿童会因为年龄较小,往往难以配合医师治疗,所以针灸时不必留针;出血性疾病患者,损伤后难以止血的便不可进行针灸;皮肤感染、溃疡部位也不可进行针灸;针灸场所必须安全、舒适、医疗设备完善。
2.3家庭艾灸要点
家庭艾灸时格外注意艾灸方法、时间。比如,温针灸一般在20分钟以内,儿童要限定在10分钟以内,部分皮肤麻木患者,或者老年患者可适度延长时间,但不可超过30分钟,通常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即可。
2.4正确认识推拿效能
中医推拿作为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旨在通过医师手法,实现对患者经络调节的效果,比如滚、揉、刮、摩、擦等都是推拿的常见手法。与此同时,推拿也对医师自身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经验不足的医师,也很难发挥推拿效能。
2.5了解推拿适应症
推拿的适应症较多,但很多人认为推拿无非是缓解落枕、扭伤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实推拿可以治疗预防的疾病极多,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类疾病,并非只是针对落枕、扭伤有治疗缓解作用。
2.6合理选择推拿
推拿也要合理选择,并非在疾病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进行推拿,严谨来讲,推拿需要按照疾病发展程度来合理选择,忌讳盲目实施。比如,肩周炎早期患者便不可做推拿,此时对患者进行推拿,反而会使其病情加重。且推拿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治疗部分疾病,对于不同病症,身体部位不同,推拿按摩手法、技巧也会有明显不同,所以患者必须在医生建议下合理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推拿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推拿效能。
结语
总之,现阶段社会上很多人对中医针灸与推拿还存在较多认知误区,我们需要客观理性看待针灸和推拿,正确认识到针灸与推拿其实是十分有用的中医治疗养生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