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磁共振检查时,为什么会感到害怕?

2023-07-05 14:31:31

  山东省泰山医院 曹绣花

  磁共振是医院影像科的一种检查方法,我们在医院看病时可能医生会让做一个磁共振检查,但由于很多人对磁共振不了解,尤其老年群体,因为不清楚磁共振原理,看到磁共振设备时心里就会紧张,甚至出现恐惧等情绪,有的老年人在进行磁共振后,甚至会出现喘不过气,感觉自己身心特别不适等情况。本文将对磁共振检查相关基础医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科普,以消除广大受检者的“害怕”心理,使更多人能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磁共振检查。

  1.磁共振检查特征

  磁共振检查即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其所具有的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无创伤、无辐射危害、安全性好的优势特征较为突出,近年来,磁共振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其对人体脑、肝、肾、子宫、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乃至心脏、大血管病变等都有较为显著的辅助诊断效能,可以提高医生诊治疾病精准度,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出现。

  2.磁共振检查时引发害怕情绪的原因

  2.1环境影响

  磁共振检查时引发害怕情绪的原因较为典型,比如很多老年人群,平时生活状态比较稳定,很少接触新事物,而磁共振检查期间,受检者要在桶状狭长磁体腔内进行,尤其头部要先进入磁体腔,压迫感较大,扫描过程,机房内空气流动不顺畅,加之检查时间长,噪音、长时间卧位等,便会让老年人群产生害怕、紧张等负面情绪。

  2.2病人因素

  其实受检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情况等因素也是导致磁共振检查时,自身出现害怕情绪的主要原因,像老年群体往往会因精神紧张、心理准备不充分造成磁共振检查期间出现害怕情况,加之很多老年群体普遍有心血管疾病,时常会出现胸闷、头晕、心悸等征象,进行磁共振检查前这些症状加重,便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害怕情绪。

  2.3认知不足

  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全面地向受检者科普检查前的各类注意事项,沟通技巧不到位,致使受检者对检查过程缺乏深入认知,进入检查室后便会出现害怕等负面情绪。

  3.磁共振检查时消除害怕情绪的方法

  3.1改善环境

  磁共振检查时消除受检者害怕情绪的方法,即尽可能改善检查室内环境,减少噪音,保障室内空气干净、卫生,清除异味,定时用消毒水擦拭地面,受检者进入磁体间前叮嘱其闭上眼睛,必要时可蒙上眼睛,平复情绪,消除其置身于窄小孔径的感觉。

  3.2合理指导

  合理指导,尤其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要引导其注意睡眠质量,不要有太重的精神负担,检查当天提前半小时到达,仔细了解检查过程,熟悉掌握检查全程注意事项,入室检查前调整好状态,若还是紧张害怕,可带上亲属陪同,以尽可能降低受检者的害怕情绪。

  3.3认真宣教并做好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宣教,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前于受检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引导患者树立检查成功自信心。对于情绪紧张、焦虑、惶恐的老年受检者,可在时间上,安排其做最后一个检查,让老年受检者对检查床做近距离全面观察,提升其对检查设备和环境的安全认知。引导家属陪同其上下床检查,主动让患者尝试全身放松地闭上眼睛、深呼吸,检查时发现任何不适第一时间告知现场医护人员,以此通过心理暗示、放松引导来消除老年受检者的害怕情绪。 若上述方法仍然不能让老年受检者安静下来,自主接受检查,便要考虑采取镇静药物,在老年受检者检查前对其身体机能做全面评估,选取适合其服用的镇静药物,以确保老年受检者能够获得有效的磁共振检查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对噪音敏感的,医护人员可适度为受检者提供耳塞来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感,避免受检者出现害怕情绪。 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及其家属也要尽快询问患者感受,多鼓励、表扬患者,使之可以彻底消除对磁共振检查的害怕心理。
  总之,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我们要科学对待、正确认识磁共振检查,积极配合医生工作,不要有害怕心理,以此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检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