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如何提高精神疾病患者服药自觉性或主动性

2023-07-05 16:42:05

  山西太原市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 张颖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感知觉、思维、情感、认知、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它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患者无法正常社交和工作,甚至对他们自身和他人身体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复发率很高,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包括不能坚持药物治疗、潜在的社会和心理因素以及季节变化等敏感因素的存在。其中,服药欠主动,不能规律自觉按时服药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精神疾病患者服药的自我意识或服药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患者不能规律自觉按时服药的原因?

  (1)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病,患者认为自己无病不需要做任何治疗,拒绝服药。(2)服用药物后希望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服药效果不明显时,就想放弃治疗。(3)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可能选择突然停药或自行减量。(4)病耻感:一些患者不原意承认自己患有这种疾病,并担心周围的人可能会对他们另眼相看。(5)自我照护能力欠佳,如年龄较小,不具备管理药物的能力;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等。(6)家庭经济原因,精神疾病病程一般较长,需长期治疗,最终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那么,如何提高精神疾病患者服药自觉性或主动性呢?

  1.提高家属的认识。由于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影响和患者社会功能下降,既影响自身生活质量,对整个家庭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家属常常也会生气、无奈,因此,我们要嘱家属了解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和信息,提高照护能力,明确告知不规律服药的危害,将“病”和“人”分开,尊重患者,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使家属发挥好监护人的作用。

  2.找到症结,对症处理:多数患者并不认为自己有病,有些人甚至认为服药是伤害他们。他们会认为人们看不起自己,不信任自己,所以患者心里会更加厌恶,反对服药。因此,在正确说服患者服药之前,首先做好宣教和解释,获得患者信任,消除心理误区;告知正确对待服药后的不适,向家属和患者介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消除患者的担忧,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并坚持服药;耐心倾听患者各种想法,冷静地指出他们思维中的错误,把患者当成朋友。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贫困家庭申请低保救助,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从而提高患者服药自觉性和主动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