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 」的预防与护理
2023-07-18 16:48:3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孙静岚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病症,其多发于外科手术术中、术后患者,发病因素相对较多,比如肥胖、有静脉血栓史人群、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外伤、分娩等,患者临床症状多为下肢疼痛、肿胀、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升高或者低热,任其持续发展甚至会出现股青肿。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救治,血栓脱落进入肺部,还会引发肺栓塞,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本文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相关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以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该疾病,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必须从以下几点层面做起。(1)中老年人群要戒烟戒酒,控制好自身原发疾病。(2)偏瘫患者最好不要在下肢端或者患肢输液。(3)谨防向静脉注射可刺激血管的药物。(4)避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5)穿刺部位出现炎症必须重新建立静脉通道。(6)缩短扎止血带时间。(7)针对高危群体术后出血风险做科学评估,合理给出是否进行抗凝治疗建议。(8)术后无指证时,不要使用止血药物。(9)强化宣传,向社区高危人群科普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害、预防知识。(10)术后患者尽量抬高下肢25度左右,促进静脉回流,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也要在床上尝试做些足屈伸运动,以此达到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目的。
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先要从心理护理层面入手,很多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焦躁、恐慌、紧张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所以需多关怀患者,多与其交流沟通,使之能够消除精神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这也是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加快患者康复进度的有力依据。
2.2基础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患肢情况,注意颜色是否发生变化,评估患者周径有无增加,增加说明患者静脉回流受阻,都要尽快报备医生及时处理。除此之外,平时护理期间叮嘱患者注意安全,不可误碰患肢;饮食上以口味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主,远离辛辣、油腻食物。
2.3患肢护理
保持室内温度在25℃左右,患肢予以制动,谨防患肢摩擦。科学使用阶梯压力带,并定时观察记录患者患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足背动脉搏动等信息,检测患者双下肢同一平面周长。协助患者适度抬高患者,加速静脉回流,以缓解水肿症状。
2.4特殊护理
做好特殊护理,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最危险的并发症即肺栓塞,所以医护人员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发紫、咯痰带血等症状时,必须格外警惕,尽快报备主治医生予以处理。除此之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普遍为术后、产后、长期卧床、体质差的患者,所以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谨防患者便秘,病情过重的便不要让患者过早下床,更不能对患者做推拿、按摩。
2.5抗凝护理
注意患者的抗凝护理,饮食上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患者刷牙前,要先用温水浸泡牙刷半分钟左右,充分抗凝7日后适度活动患肢,先在床上活动,之后可尝试下床借助阶梯压力带活动,医护人员要从旁协助,保障患者安全不受影响。待患者患肢水肿逐步减轻,便可引导患者下床进行康复训练,以达到促进肌肉收缩以进一步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避免新血栓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可以看出对于老年群体,尤其经历手术或长期卧床老年人群,必须谨遵医嘱行事,生活中也要戒烟戒酒、养成健康的规律作息习惯,定期体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才能有效远离下肢深静脉血栓侵扰。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则要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患肢护理、特殊护理、抗凝护理等方面做起,才能确保患者病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使之治疗预后效果能够完全达到预期要求,最终为患者可以逐步恢复至健康状态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乳腺癌的护理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 下一篇: 肾小球肾炎的危害你是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