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治疗
2023-07-21 17:19:14
河北定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张丽欣
作为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危重症,重症呼吸衰竭往往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与危害,若不能及时进行妥善的治疗,则其可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广大医疗人员对于患者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梳理。在本文中,笔者重点介绍了重症呼吸衰竭的危害以及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方法,希望帮助读者进一步实现对于相关医疗健康知识的了解与系统认识。一、重症呼吸衰竭及其危害
相关资料显示,重症呼吸衰竭对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其本质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而引发的人体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在临床过程中,依据患者临床特征,可以将其分为I型呼吸衰竭与II型呼吸衰竭两种主要类型。支气管炎症、异物、肿瘤以及纤维化瘢痕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该病的出现。对于患者而言,其可导致患者肺部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体内的大量潴留,这一点对于患者各个脏器氧气供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患者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受限以及鼻翼扇动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爱你血液系统异常、精神错乱以及嗜睡昏迷等问题,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则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重症呼吸衰竭的肺康复治疗方法
(一)呼吸康复训练
在肺康复治疗工作开展期间,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引导患者开展呼吸康复训练,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治疗期间,相关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呼吸道通畅性的保障,对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在训练期间,应引导患者闭口采用鼻部进行吸气,随后缩唇缓慢将气体全部呼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控制在8个呼吸循环作用,每次训练时间在15min左右。当患者逐渐熟练后,还可以引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法对于呼吸肌的功能进行练习,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改善。
(二)运动康复指导
在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后,可以引导其结合一些辅助器械进行运动练习,其有利于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合理改善与优化,对于患者肺活量的提升与呼吸状态的调节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医疗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于运动的强度进行控制,确保训练内容以患者耐受且不觉疲惫为宜,严禁进行高强度训练,以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负担。在具体运动项目选择方面,散步、瑜伽以及太极拳等均是患者的良好选择,通常情况下,患者每次的锻炼时间应控制在20~30min左右,具体时长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
(三)机械通气治疗
对于呼吸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疗人员可以采用呼吸机引导其进行机械通气,从而有效确保患者氧气供应需求的合理满足。在此期间,对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医疗人员应及时做好对于相关要点的说明并确保插管期间手法轻柔,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与此同时,其应密切关注患者气道情况并及时协助患者进行促排痰工作,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气道的通畅性,这一点有利于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康复,对于患者整体健康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饮食营养支持
从营养的角度分析,为了实现肺康复目标,医疗人员应在治疗期间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并督促患者加以执行,其可以帮助患者结合饮食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对于患者免疫力与抵抗力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具体来看,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粗粮、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以及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在此期间,建议患者以软烂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作为饮食首选,其中,鲜鱼、面条、馒头、鸡肉粥等均是患者饮食的首选。与此同时,患者应积极做好对于清淡饮食原则的践行,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较高的食材。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坚持科学饮食,患者的呼吸症状可以得到充分的改善,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价值。
综上所述,重症呼吸衰竭与患者肺部换气功能受限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在治疗问题上,医疗人员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梳理,从而有效促进患者治疗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在具体治疗期间,通过积极开展呼吸训练和运动康复指导,有利于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与此同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疗人员还可以采用机械通气的方式帮助其有效实现氧气供应量的满足。此外,通过积极调整患者的饮食,可以进一步帮助其补充营养,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与改善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突发脑出血,如何急救处理? 下一篇:讲一讲不稳定型心绞痛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