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小儿腹泻的护理:病情观察和饮食注意事项

2023-08-08 18:20:21
佛山市南海妇幼保健院   陈放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且一年四季间均可发病,其中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因为孩子自身机体素质、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身体抵抗力较弱,较易出现腹泻症状。腹泻不仅会影响孩子健康,还会对其成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做好小儿腹泻护理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将对小儿腹泻护理中的病情观察和饮食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小儿腹泻病理特征
       腹泻是指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小儿腹泻属于小儿的常见病。
2.小儿腹泻病情观察及护理
2.1观察症状

       腹泻发生的时间、起病原因或诱因、病程长短;粪便的性状、次数和量、气味和颜色;有无腹痛及疼痛的部位,有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发热等伴随症状;有无口渴、疲乏无力等失水表现;有无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因素。急性严重腹泻时,应观察生命体征、精神反应、尿量、皮肤弹性等。慢性腹泻时应注意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的体征。腹部体征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部包块、压痛,肠鸣音有无异常。肛周皮肤注意观察有无因排便频繁及粪便刺激,引起肛周皮肤糜烂。
2.2找出病因
       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儿生理征象,症状表现,找出病因,明确病因基础上,科学判断患儿是因感染因素导致腹泻还是非感染因素导致腹泻,以此展开针对性治疗护理。
2.3大便情况
       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颜色、性状、气味,做好全面记录,绿色便多为消化不良所致;腐臭明显且多泡沫大便多为蛋白质消化不良所致;大便呈蛋花汤样、黏液多、腥臭明显则为大肠杆菌肠炎所致;大便蛋黄或者呈水样,几乎无臭味则要考虑是轮状病毒所致;脓血便则可能是菌痢或沙门氏菌肠炎所致;大便呈豆腐渣,颜色发灰则可能是菌性肠炎所致;黑色便则多为铁剂过量所致;白陶土样大便多为血性小肠炎所致。
2.4排尿量和排尿时间
       医护人员要对患儿排尿量、排尿时间予以实时观察记录,定时报备医生,并科学为患儿补液,使之身体水电解质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 
2.5呕吐物
       观察患儿呕吐物,记录呕吐次数、性状、气味,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解决,不可拖延。
2.6脱水情况
       观察患儿是否存在脱水现象,比如分析其皮肤弹性、黏膜干燥度、眼窝凹陷程度等,发现有脱水症状的迅速为患儿擦干汗液,减少衣物,以尽快降温,或者采取其他物理方式降温,并为患儿补充口服液(按照少量多次服用原则)。
2.7观察有无酸中毒
       观察患儿有无酸中毒,若患儿呼吸较快,唇红,呼吸气味有烂苹果味便要注意,这很能是酸中毒的征象,医护人员必须尽快报备医生,采取碱性药物予以纠正治疗。
2.8患儿精神状态
       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患儿持续精神萎靡,且肌肉无力、腹胀,很可能是低血钾症状,必须尽快为其补钾,谨防患儿病情加重的情况出现,必要时及时就医处理。
3.小儿腹泻饮食注意事项
3.1呕吐、腹泻严重者可遵医嘱暂禁食,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3.2未满6个月患儿饮食护理

       母乳喂养患儿可继续哺乳,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人工喂养的则要稀释奶液后再予以喂养或可喂腹泻奶粉等。
3.3满6个月患儿饮食护理
       满6个月患儿饮食则要注意,待其病情症状有所减缓时,维持之前的习惯性辅食喂养,主食选择上以流质、易吸收食物为主,比如粥、肉末、煮好的蔬菜等,按照少食多餐原则喂养。
3.4正常饮食注意事项
       患儿病情基本好转后,便可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此时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主食辅食搭配喂养,都要保持营养丰富、多元搭配、合理控量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患儿消化道自适能力。对于一些不易消化或者高脂肪食物则必须远离,生冷瓜果或者饮料、冰激凌、咖啡这些也不能让孩子食用,以此进一步加快患儿康复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腹泻,必须做好病情观察,同时制订健康的饮食方案,明确患儿饮食所需注意事项,才能加速患儿痊愈,确保其早日恢复至健康状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