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六知道
2023-08-09 09:12:12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人民医院普儿科 瞿超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症,家长首次碰到时,大多不知所措或在家中因抢救措施不当造成二次损伤从而延误治疗。现在从以下六点带大家认识了解什么是热性惊厥,急性发作时如何处理。一、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3岁,高峰期为18个月,这个阶段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在发热和体温上升初期,大脑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双手握拳,四肢抽动,眼球上翻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严重者可见口唇青紫、大小便失禁等,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惊厥停止后小儿大多入睡。6岁后由于大脑发育完善而惊厥缓解。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发热性疾病初期,体温在38℃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或在惊厥后测体温发现升高。热性惊厥同时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若父母幼时有类似病史,则发生的概率越高。
二、 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临床上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类型。
1.单纯型热性惊厥发作为全面性发作,通常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15分钟,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且无反复发作,此型占热性惊厥的75%左右。
2.复杂型热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长(>15分钟),局灶性发作,一次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神经系统可见阳性体征。
三、热性惊厥发作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1.保证呼吸道通畅,小儿于家中发生惊厥时,家长应解开其衣领,将患儿侧卧,如无法侧卧则应平卧将小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异物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应避免不必要刺激,如摇晃患儿、大声喊叫、使劲掐人中等。
2.小儿发生惊厥时,人处于无意识状态,骨骼肌不自主强烈收缩,可能发生舌咬伤。家长可在小儿上下磨牙间放置柔软的毛巾,防止舌咬伤,但若小儿牙关紧闭,则不能蛮力强行撬开牙关。
3.降温,尽早使用退热药使体温下降。但注意惊厥发作时请勿给小儿口中喂入任何东西,以免引起误吸,也不能用酒精给孩子擦身体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4.要把握好送医院的时间。大多数的小儿热性惊厥发作时间短,常常在2至5分钟内停止。可以在小儿惊厥停止后,再送去医院。如果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还没有停止,此时应立即前往医院。
四、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1. 发热时加盖衣被,以为“捂出一身汗”就会退热。其实这样可能反而导致小儿无法散热而高热不退,甚至惊厥。
2.对于退热药的使用不应过分积极,应按常规使用,因为退热药不能防止热性惊厥的发作,也不会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而且会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如体温过低,或大量出汗而致虚脱等。
3.抽搐发生时家长不镇定,给小儿进行急救处理时动作较大。如掐人中时用力过猛,造成小儿局部皮肤损害或牙齿松动等。而且掐人中没有确切的止惊作用。不要束缚或强行按压小儿,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小儿软组织损伤,甚至是骨折的发生。
五、热性惊厥的预防
热性惊厥易反复出现,既往有过热性惊厥的患儿开始发热时,特别是热程的第一天,建议当体温>38.0℃即采取积极退热措施,也可同时口服抗惊厥药。
六、热性惊厥的预后
1.热性惊厥的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有热性惊厥家族史;②首次热性惊厥年龄小于18个月,③惊厥时体温为低热: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无上述4个危险因素者复发率为4%,有所有危险因素的患儿76%将出现热性惊厥复发。复杂型和单纯型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相似。
2.热性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有:①神经系统异常或发育落后;②癫痫家族史;③首次发作为复杂型热性惊厥。95%以上的热性惊厥小儿日后并不患癫痫。
引起惊厥的原因有很多,首次出现热性惊厥,应及早就诊,排除颅内感染、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其他引起惊厥的原因。确诊热性惊厥后,家长不要太恐慌,热性惊厥总体预后良好,是年龄依赖性自限性疾病,因严重惊厥导致脑损伤或后遗症少见,尚无直接因热性惊厥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增强小儿体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乳腺癌“性本恶”,该如何治疗 下一篇:女性离不开的乳腺超声检查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