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宝妈难以言说的小秘密,产后尿失禁
2023-08-14 16:42:14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潘荣蓉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潘荣蓉
许多妈妈在分娩后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自主的尿液泄漏问题,例如在大笑、咳嗽、打喷嚏、跳绳等活动中漏尿,或者在不经意间搬运重物时伴随着漏尿,这让她们感到十分为难。实际上,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被称为产后尿失禁。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女性孕期尿失禁症状占25%,产后三个月尿失禁占34%,这使得宝妈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何原因导致产后尿液泄漏?产后尿失禁是怎样发生的?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为何会产后尿失禁
通常情况下,在我们发出大笑、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由于腹腔内的压力增加,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会受到向外挤的压力,因此,骨盆底的肌肉群会及时收缩,以避免尿液外泄。然而,有些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过度扩张盆底韧带和肌肉,导致支撑膀胱底和上三分之二尿道的组织松弛,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引发打喷嚏或大笑时的漏尿现象,即所谓的“产后尿失禁”。
二、产后尿失禁的病因
1.生产时肌肉拉伤
在妊娠期间,女性的骨盆底肌肉群遭受了伤害,导致相关神经血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引起了肛肌的松弛,进而影响了肛肌的正常功能。
在妊娠期间,女性的骨盆底肌肉群或其神经血管遭受破坏,导致肌提肛变得更加紧致和富有弹性,从而引发产后尿失禁。
2.助产时受到损伤
在分娩过程中,女性常常需要借助助产术的辅助,但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对骨盆软组织造成不良影响。
若女性在分娩后未得到适当的护理,骨盆组织的恢复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产后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特别是对于初次分娩或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助产术等辅助手段的女性,她们的骨盆肌肉群可能会遭受直接的伤害。
女性在怀孕后,若从事体力劳动、长时间咳嗽或便秘等活动,将会对其腹部施加过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不适。
因其恢复效果不佳,尿道上部呈漏斗状,会阴出现严重裂伤等情况,对尿道外括约肌产生了负面影响,综合考虑后,可能会诱发产后尿失禁。
三、产后尿失禁的症状
尿失禁的症状一般发生在产妇妊娠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内。最初,由于排尿引起的疼痛感和尿液中带有血丝的情况,导致尿液无法完全排出。之后会出现尿液无法自主控制的状况。当女性感到膀胱充盈时,她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上厕所的欲望,甚至会有少量的尿液自己排出。
四、漏尿了怎么办?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盆底肌肉群的训练,例如进行缩肛运动,以增强盆底肌肉群的功能,从而提高尿道的闭合压力,从而改善患者漏尿的情况。
1.咳嗽前先收缩盆底肌
在进行咳嗽或打喷嚏之前,先进行盆底肌的收缩,然后再进行控尿反射训练,这是一种有效地控制尿液反射的方法。通过进行此类训练,可有效降低盆底受损的风险,同时减少尿液泄漏的频率或缓解漏尿症状。
2.减少增加腹压的行为
通过积极改善相关的不良因素,例如减少咳嗽、便秘等会增加腹压的因素,从而避免对脆弱的盆底肌施加进一步的压力。同时,应加强运动锻炼和营养补充。控制烟酒、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的使用,以减轻肌肉反应的能力,是必要的。
3.提肛训练、家庭腹式呼吸练习等
进行盆底肌肉群训练和缩肛运动,以增强盆底肌肉群的功能,从而提高尿道闭合压力,以改善患者漏尿的情况。
运用腹式呼吸技巧,可以有效地调节神经系统,从而达到放松身体的目的。这种呼吸对女性来说尤其重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一种与盆底功能息息相关的呼吸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盆底肌肉的紧张状态。
实际上,尿失禁在孕前和产后的发生率与孕期的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重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同时孕期的身体活动也变得越来越有限。如果孕妇们在妊娠期间能够遵循科学的饮食控制和坚持锻炼身体的原则,那么尿失禁的发生率也会得到有效降低。此外,孕妇在妊娠期接受盆底肌训练时,在医导下进行,可有效降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子宫肌瘤都是良性的吗?病理诊断告诉您 下一篇:什么是甲状腺?甲状腺结节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