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带你认识手足口病,不再手足无措

2023-08-17 09:19:42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吴守业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吴守业
       春夏之交,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许多宝爸宝妈们很担忧,手足口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手足口病是一种以高传染、易在儿童中传播为特点的疾病。那么手足口病常见症状有哪些?会不会传染?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下面就让我们一步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什么病毒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我省历年监测数据显示,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季节,9-10月是次高峰季节。目前我省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类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V-A) 4、5、6、7、9、10、 16型和B组(CV-B)1、2、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 (EV-A71) 等,其中以CV-A16 和 EV-A71最为常见。因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感染一种肠道病毒致病后,人体不会对其他类型的肠道病毒产生免疫力,若再次感染了其他类型肠道病毒会再次致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反复患手足口病了。更需要关注的是,EV-A71型是危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接种的手足口病疫苗为EV-71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前驱期:起病前数小时,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皮疹:在发热1-2天后,可在手、足、口腔出现小疱疹,不痛不痒,后破溃形成溃疡。手足口病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有时会误诊,所以一旦怀疑得了手足口病,一定要去医院检查,避免耽误病情。如果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的症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口腔有没有皮疹和疱疹,如果孩子有皮疹或疱疹,那就更需要注意了。手足口病的皮疹非常类似于水痘,有时甚至看不出来是由病毒引起的疱疹。
       普通型病例:除了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还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等症状。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部分病例仅表现为口咽部皮疹,个别病例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或无皮疹。
       重症病例:少数患儿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内影响神经系统,出现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若病情进一步恶化,会出现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死亡率增高。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上和EV-A71感染为发生重症的高危因素。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染给孩子的?
       1.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2.粪-口传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粪便或疱疹液而感染,包括消化道传播。
       3.呼吸道飞沫传播: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在打喷嚏、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可带有病毒,其飞沫粘在玩具上或衣物上,被健康儿童拿取而导致感染。
       4.呼吸道传播:手足口病还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时)或被病人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等引起感染。
       5.消化道传播: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在进食前发生,以食入病毒为主。
       6.其他: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严重)、肺水肿等。
       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1、口腔内的疱疹:由于疼痛孩子流涎拒食,故需要进食流质食物,忌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减少唾液分泌;在给患儿进食前,可以准备祛热清凉的喷剂或者小冰块。如果你的宝宝今天心情好,估计配合度高,就放一小块冰块在他嘴里含着,总体的目的是通过种种来降低口腔的温度。那是因为口腔的溃疡疱疹使黏膜充血加红肿,密闭的口腔温度也随之升高。
       2、通常手足口病的皮疹不痒、不痛(但某些型别,如柯萨奇A6型可伴疼痛),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可给宝宝换上舒适、柔软的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继发细菌感染。可适当擦涂炉甘石洗剂,如有疱疹破溃,可以擦涂刺激性小的碘伏,并保持局部清洁。  
       3、一般认为,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2 可有助于溃疡的愈合。如果正在服用维生素 D 或维生素 AD 的患儿在生病期间应继续服用,但如果使用鱼肝油涂抹溃疡当天应先暂停口服的维生素 D 或维生素 AD。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尽量少带儿童到拥挤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每日对玩具和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孩子的毛巾或其他个人卫生用品可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采用暴晒的方法进行消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