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基本知识小科普
2023-08-28 16:09:3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袁小转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袁小转
一、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急诊科面对的患者病情种类多种多样,且病人的情况通常较为紧急,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不同于常规科室,急诊患者在治疗与护理方面都较为负责,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急诊科室具有集中性,因此日常人流量较大。有很多患者的疾病较为复杂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还有些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不论是患者自身还是家属的情绪都十分焦躁,护理工作量大且要承担较大的压力,鲜有机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关系也较为紧张。普遍存在下述问题:第一,护士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急诊护士大多数都是年轻护士,缺乏实践经验,紧急医疗技术水平不到位,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相对低下,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力水平相对低下。第二,服务意识,急诊护理过程中不具备积极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意识,没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足够的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从而引发矛盾冲突。第三,法律意识淡薄,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虚假陈述的问题,忽视了相关标准,一旦发生问题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责任意识不到位的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时没能遵守规则制度,缺乏主动接受检查与监督的意识,经常因为在工作中没有认真仔细地监控从而引发纠纷。
二、应对急诊护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急诊护理人员加大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力度,使其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职业能力,急诊护士要提高自身的精神觉悟,认识到自身工作承担着拯救生命的责任,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与对患者的同情性。急诊患者的病情多种多样,采取的护理措施也存在差异,护理人员的年龄、文化水平等各方面也有所不同。各种背景与病情的患者聚集在一起,导致多方面因素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生一点疏忽就容易酿成严重的后果。急诊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职业风险警惕性,并且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预判,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优化急救过程,制定处理医疗事故的具体办法,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要定期组织急诊科护士进行应急知识学习,针对急救和生活护理、门诊、分流措施与应急方案等开展具体培训工作。并且要不断增强急诊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战胜病魔,将医疗工作与护理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对急诊护理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相比于一般的临床患者,急诊科室的工作节奏较快,承受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绝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焦躁或不稳定的情绪,在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要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方案。另外,有些患者与家属有自己的想法,无形中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纠纷。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避免发生纠纷事件,需要对急救医学材料与急救医疗问题进行分析,从中了解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技能不足、服务意识薄弱、护理不到位、沟通不足、责任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在急诊中上述问题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容易给患者带来不良的体验,甚至会对医院的声誉造成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决策措施,要保证护理人员采取的每个护理举措都是经过仔细思考的,避免发生安全隐患,确保急救工作顺利开展。定期组织开展模拟练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救护能力,确保急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经常要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具体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图监测、穿刺输液、损伤治疗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现场急救应对能力与服务质量。并且要强化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在进行救援时要沉着冷静应对,能够抵抗外界的各种干扰,便于顺利开展救援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椎体滑脱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下一篇:正确喝中药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