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肝硬化患者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2023-09-11 10:01:04 桂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段杨丽
桂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段杨丽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常伴随着许多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因此,肝硬化患者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下面将从饮食、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定期检查和紧急处理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肝硬化患者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1.溃疡性疾病: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消化性溃疡通常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形成与胃黏膜的损害和酸性胃液的侵蚀有关。
       2.黏膜损伤:上消化道黏膜的损伤也可能导致出血。这种损伤可能由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或物理性刺激(如吞咽硬物)等引起。反流性胃食管炎可能导致食管黏膜受损,增加出血的风险。
       3.非溃疡性疾病:如胃黏膜的炎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肿瘤等都可能引起出血。尤其肝硬化失代偿期,往往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各种原因导致黏膜本身的损伤或者血管的脆性增加、压力增加等都可能导致出血。
       4.药物和环境因素:某些药物和环境因素也可能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损害胃黏膜,增加出血风险。酗酒、吸烟和高咖啡因摄入也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出血。
       二、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
       1.疾病本身的严重性:上消化道出血可由多种疾病引发,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等。其严重性在于,大量出血可能导致休克,丧失意识甚至死亡。即便不至于如此,频繁的出血也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2.生理影响:出血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这可能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的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肾功能受损以及其他器官的异常功能。严重出血还可能导致休克,使人处于生命危险之中。
       3.心理影响:上消化道出血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持续的疼痛、不适和担忧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因为出血往往是突发事件,患者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恐惧,对未来的健康状况感到不安。
       三、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1.饮食方面
       肝硬化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咖啡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此外,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能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食过硬、温度过高的食物,可能会直接导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严重危及生命。此外,建议患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过度饱食,以减轻对胃肠道的负担。
       2.药物治疗
       肝硬化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疾病的进展,但一些药物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患者在用药时应该遵医嘱,尽量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此外,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肝功能,避免药物过度积累,对肝脏造成损害。
       3.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肝硬化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因为情绪的波动可能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增加出血的风险。此外,戒烟戒酒也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步骤,酒精和烟草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影响。
       4.定期检查
       肝硬化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监测。定期的胃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胃肠道的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5.紧急处理
       如果不幸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和家属应该知道紧急处理的方法。首先,要保持冷静,呕血患者建议侧卧,以避免消化道出血误吸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其次,及时就医,不要等待,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迅速恶化,威胁患者的生命。
       结束语
       肝硬化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合理的饮食、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以及紧急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出血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最重要的是,患者应该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便更好地控制肝硬化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