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颅脑损伤您了解吗?
2023-09-11 10:03:40 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丁泽新
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丁泽新
迟发性脑损伤是指在创伤后一段时间内突然出现的颅脑损伤现象,这种现象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它可以在创伤后几小时,甚至于是几天、几周内才会出现的症状,也因此它在创伤后经常会被忽视或误诊。这种病症的症状较为严重,常包含有意识障碍、癫痫、脑水肿和颅内出血等,往往需要及时得到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否则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故此,本文将对这一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以便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迟发性颅脑损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是一种由于外力作用所导致的颅骨和脑组织的损伤情况。而其中的外力作用可以是一次严重的撞击、车祸,也可以是跌落、暴力袭击和运动事故等。在这些事件中,人体的颅骨和脑组织将发生扭曲、压缩或震动,继而导致一系列的生化改变和神经元损伤而引发颅脑损伤。
而在目前,关于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不过在医学领域中却有几个主流观点受到了广泛认可。其一认为,在外伤后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发生了紊乱,从而导致了脑部缺氧,致使脑细胞死亡和神经元的损伤。其二认为,在外伤后患者的脑内产生了由炎症反应所引起的自由基等毒性物质,进一步伤害的脑神经元。其三认为,在外伤后患者的神经元释放出了具有毒性的神经递质,影响到了附近的神经元功能,同时也引起了反应性脑水肿。
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病阶段
在患有迟发性颅脑损伤之后,患者的表现可能很轻微,也可能非常严重,并且每个人的症状也都可能不相同。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医学界常将迟发性颅脑损伤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
首先,急性期是指患者在受到外伤后的24小时内,在这一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头痛、头晕、呕吐、语言困难和抽搐等表现;其次,亚急性期则是指在伤后的24小时到14天之内,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损失、行为异常和意识混乱等表现;最后,慢性期则是在伤后的14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缺陷、失语、失明、耳鸣等表现。
关于迟发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
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常见临床症状则包括有恶心呕吐、头痛、失眠或过度睡眠、癫痫以及意识障碍等。其中,恶心呕吐是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患者的脑水肿、颅内压力增大或疼痛所引起的;患者所呈现的头痛往往都剧烈难忍,甚至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呕吐、耳鸣或视力模糊等其他症状;失眠或过度睡眠则可能是由于患者脑损伤后所引起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和化学平衡失调所致。
除了以上常见的一般性症状之外,像是意识障碍和癫痫等严重症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其较大的伤害。其中,癫痫作为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常见症状之一,这种情况可能会在患者伤后的几天内出现,症状则包含有意识丧失、抽搐和瞳孔扩大等现象;而像是淤血性意识障碍或轻度昏迷也是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常见症状。患者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或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些症状需要患者接受及时的诊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对迟发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手段
在目前阶段中,针对迟发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不过最主要的就是神经学和影像学检查等,具体手段一般有头部CT扫描或MRI等,主要用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颅内出血和脑水肿等。
治疗迟发性颅脑损伤需要针对不同的症状来进行,其中若通过头部CT扫描或MRI诊断出患者存在颅内出血的话,则可能需要立即采取经紧急手术。针对脑水肿,医生可以使用药物和氧疗来帮助患者减轻自己症状,并且还可以采用脱水治疗方法来限制水分的进入和患者脑水肿区域的扩散。
应对迟发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俗话说,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做好对于迟发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工作,防止这一疾病的发生,将比无数高效的治疗手段都更有意义。预防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避免发生外伤,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关于头部撞击或外伤事件,则应当立即前往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若是已经发生了颅脑损伤,则应当严密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迟发性症状,相关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和指导,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