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治疗及手术常见并发症
2023-09-20 10:20:37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周加华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周加华
脑膜瘤作为一种脑部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脑膜瘤被诊断出来。而脑膜瘤的常见处理方法为:手术切除、伽马刀放射治疗、定期观察等。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手术切除,绝大多数脑膜瘤可以经手术治愈,而手术治疗很难完全避免并发症。本文就脑膜瘤的常见治疗方法及手术常见并发症进行科普分析。1.脑膜瘤概要特征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脑肿瘤,发病率达到颅内肿瘤14%⁓19%。发病年龄主要为成年人,青年、中年、老年均可发病,男女比例大概为1:1.8。常见好发部位为矢状窦旁侧,大脑凸面、大脑镰旁,也可出现在蝶骨嵴、鞍结节、嗅沟、桥小脑角、小脑幕、松果体区等部位,也有少部分脑膜瘤位于脑室内。脑膜瘤多数为良性肿瘤,但有3%为恶性脑膜瘤。一般而言,脑膜瘤生长较慢,病程较长。脑膜瘤体积较小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若查体发现可根据患者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大小来选择治疗方案。通常,年轻患者一旦发现脑膜瘤,需积极手术治疗。若肿瘤体积较小,可采取伽马刀治疗,随后密切观察,若发现肿瘤增大,仍需行手术切除。而脑膜瘤体积较大者可引起头痛、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此时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2.脑膜瘤手术并发症原因及症状
针对脑膜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手术切除,尤其当前显微技术的高速发展,显微手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脑膜瘤手术治疗成功率,绝大多数脑膜瘤患者进行全切手术治疗,患者便可痊愈。但与此同时,据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临床上仍有一部分脑膜瘤难以做到全切,而肿瘤切除不全面,会导致残留甚至复发。而诸如关键部位脑膜瘤如窦旁脑膜瘤、松果体区脑膜瘤、窦汇区脑膜瘤、颅底脑膜瘤等手术难度较大,肿瘤全切困难,且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易损伤导致严重并发症。还有部分脑膜瘤术后易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发现病变恶性程度升高,甚至恶变,因此脑膜瘤切除术后需长期随访。
常见手术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术后术区渗血,表现为术后高颅压甚至脑疝,若出血量大,需二次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挽救生命。(2)术中损伤重要回流静脉,导致术后顽固性脑水肿、癫痫发作,严重时需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窦旁脑膜瘤易发生该类并发症。(3)术中损伤正常动脉,导致术后脑梗死引起患者功能障碍,如导致偏瘫、昏迷、死亡;包裹颈内、大脑中动脉的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易发生该类并发症。(4)术后肿瘤残留,若术后肿瘤有少量残留,可行伽马刀治疗预防复发;若发现肿瘤复发时体积较大有占位效应,需二次手术切除。(5)术后合并肿瘤周围神经损伤,多见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易发生面瘫、听力下降等症状。(6)术后合并颅内感染,手术时间长、病人体质差、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为术后合并感染的高危因素。术后一旦合并颅内感染,需尽快给予抗感染治疗,避免感染加重危及生命。一旦合并感染,常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花费加大,但多数能治愈。
3.脑膜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脑膜瘤手术并发症,预防大于治疗。术前需充分完善相关检查,细致查体询问病史,做足术前准备工作,制定周全手术方案,对术中常发生的并发症要提前预防,做好预案。合适的手术方案加术中精心细致的操作加合适的术后管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术中对瘤周动脉及回流静脉的保护至关重要,在保护好重要血管、神经结构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肿瘤,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必要条件。同时,术中需严密止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如注意液体管理、给予加强营养、预防癫痫等,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顺利康复。
而一旦发生并发症,需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置。如,术后发生顽固性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时需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合并颅内感染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所以在确诊脑膜瘤后,我们要科学选择专业权威的医院,主动配合医生做好全方位诊治工作。手术方法选择上,以显微镜或内镜手术为主,可以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保护患者自身脑组织等重要结构功能不受影响,降低手术损伤程度,避免手术并发症。
结语
综上所述,脑膜瘤绝大多数需行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的症状受个体体质、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质地、手术方式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表现多样,要尽力规避手术并发症,而一旦发生并发症危害较大,经积极妥当处理仍有预后良好可能,但通常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为了避免脑膜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最好做法,便是选择专业医院、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的合适的治疗方案,术中精细操作,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避免副损伤,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脑膜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