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知识

2023-10-30 15:53:45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 赵晓静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 赵晓静

  急性心肌梗死即因冠状血管急性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坏死,此时患者必须尽早接收治疗才有可能脱离生命危险,治疗时间越晚,患者生存难度越大,预后效果也会越差。本文将对心肌梗死相关基础医学常识及介入治疗知识进行全面科普。

  1.急性心肌梗死病理机制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人体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终端,导致心肌严重缺血,该病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剧烈持久性胸骨疼痛特征,心电图动态衍变明显,血清酶数值会大幅升高,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受到直接威胁。而大量相关专业医学文献研究发现,9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所导致,极少数患者是因冠状动脉痉挛、栓塞、炎症、畸形等引发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且心肌梗死发作1小时后,患者会出现心肌坏死,所以该病发作后,救治时间越晚,患者治疗预后越差,生存概率也会随之降低。

  2.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

  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即(1)过劳,长时间超负荷劳作或运动,致使心肌缺氧,供血供氧不足便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2)自身情绪波动过大、过于频繁,如极易动怒、过度兴奋等,都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3)长时间大量暴饮暴食,或者高脂高油饮食,自身血脂随时间推移持续增加,加快血栓形成,也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即(1)大部分患者发作前,数日或者数周会感到胸部不适、稍一运动就心悸、心急、心绞痛等。(2)发作时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便是疼痛,疼痛区域和性质和心绞痛类似,且持续时间长,即使休息或者使用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3)患者会有发热、心动过速等表现,体温通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4)部分患者会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5)75%~95%患者在发作前1~2周内,会有乏力、头晕甚至昏厥症状。(6)有的患者会在发病时,疼痛期发生血压下降,迟钝甚至休克。(7)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在几天内,出现急性左心室衰竭,也就是心力衰竭,此时若仍未得到有效救治,患者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其实通俗来讲就是心脏血供突然中断,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对于此类疾病,介入治疗极为关键,介入治疗旨在快速恢复患者心脏血流,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心肌坏死面积,确保患者得以存活的基础上,以尽可能提高其康复预后效果。

  4.1介入治疗时间窗口

  急性心肌梗死越早介入治疗效果越好,一般患者在发作后3小时内接受介入治疗,生存概率大,康复预后效果也相对较好,12小时内也属于介入治疗时间窗口期,一旦过了12小时,介入治疗效果便会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

  4.2介入治疗方法要点

  目前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也叫作造影与血管成形术,医生会将导管置入患者血管,利用导管引进冠状动脉内,通过球囊扩张术或防止支架来帮助患者恢复血流。

  4.3血栓溶解剂

  对于身体素质差,或者因其他原因不满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施行标准要求的患者,便要考虑使用血栓溶解剂来溶解血栓,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血栓溶解剂一般通过静脉注射,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血流,最大限度减少心肌坏死面积。

  4.4并发症防护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期间,要格外注意并发症防护,如冠状动脉穿孔、出血、心律失常等,一般而言,医生会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规避各类并发症风险,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效果。

  结语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越早越好,出现异常症状,或者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必须第一时间联系医生,或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救治,让专业医生来详细评估,确定最佳的介入治疗方案,患者才能脱离生命危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2023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