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器械的预处理你做到了吗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卢倩
医疗器械是创办医院的基本条件,医院设备的好坏,对诊断、治疗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诊疗器械在使用后需要经过严格的预处理步骤,才能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器械再处理的难度及成本?这篇文章将为您解析诊疗器械预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预处理,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诊疗器械的预处理。
一、为什么需要进行诊疗器械的预处理?
1.患者的安全始终是医疗工作的首要任务。器械有效预处理对于降低传染源转移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对医疗器械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可以及时有效地切断传染源,降低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器械使用后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血液、脂肪、黏液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其中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处理不当会产生热源,并伴有生物膜的形成,都有可能增加接触人员和环境造成的感染风险。因此,对诊疗器械的预处理可以保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2.预处理还与治疗效果紧密相关。有效预处理可以避免污物干涸,增强清洗消毒效果,器械预处理最佳的时间是使用后15分钟到1小时,长时间拖延就会开始着色,出现腐蚀、锈斑或生锈;干涸的血液将难以去除,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甚至可能引发患者不良反应。因此,通过正确的预处理步骤,可保证器械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可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
总体来说有效的预处理可以减少器械表面的腐蚀和损耗,从而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
二、如何做好诊疗器械的预处理?
首先,了解器械预处理的具体要求是关键的一步。由于不同的器械在预处理方面存在差异,有必要仔细研读器械的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取正确的预处理信息。这包括清晰地了解预处理步骤以及处理方法等。
医疗器械的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现场预处理应初步清除污染源,如血渍、污渍、组织、碘伏、凝胶、印模材料等,用流动水充分冲洗;不能及时送消毒中心处理的应采用合适的保湿剂进行喷洒、浸泡或用湿毛巾覆盖,放置于密闭式箱内待消毒供应中心回收进行下一步处理。一次性使用的器械保护套、指示卡、纱布块、棉球、棉签、注射器、刀片等,分类处理置于医疗废物中,以免发生锐器伤及交叉感染。清洗前预处理根据污染程度、精密程度、结构特点,确认处理方式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机械清洗;操作中注意选择适宜的防护措施,防止液体飞溅和锐器损伤等职业伤害。
其次,器械保护原则应贯穿整个器械处理过程,定期进行功能测试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诊疗器械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测试,以保证其器械的功能完好性。一旦发现器械的功能不全,应立即进行报修或者更换,以防止发生医疗事故。此外为了确保医护人员在预处理过程中能够正确操作,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深刻了解预处理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步骤,这有助于避免因操作不当而给患者带来风险。
最后,建立完善的记录和追踪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每次器械的预处理过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以便随时追踪和排查问题。这些记录不仅为医疗机构内部的质量控制提供支持,也在事后的审计和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预处理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1..应选择使用合适有效的清洗剂进行预处理:不能及时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时宜保湿处理,避免污染物干涸,增加清洗难度。不应采用酶清洗剂进行保湿,应选择可防止蛋白质凝固、对器械无腐蚀性的保湿剂。
2.遵循厂家说明书,保证器械功能完好:在预处理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状态,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定期更新知识:医疗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要定期了解最新的预处理方法和要求,保持与时俱进。
4.机械辅助预处理时,固定放置器械,避免互相接触和摩擦,保护器械功能端。
结束语
诊疗器械的预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作为每位患者,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关注诊疗器械预处理过程,关注医疗器械的安全,确保自己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通过正确的预处理,我们可以共同为健康的社会做出贡献,让医疗事业更加安全可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