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治疗,“不开刀的手术”
邯郸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宿敬存
肿瘤介入治疗具有创伤性小、定位准确、可重复操作性强、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和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肿瘤治疗领域,目前肿瘤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肿瘤介入治疗
肿瘤介入治疗是在DSA、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等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对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的一门新兴学科。血管性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选择性地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化疗药物等)及栓塞物质,使药物直接打击肿瘤组织,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杀伤肿瘤细胞。非血管性介入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照射等。
二、肿瘤介入治疗优势
1.创伤小,无须开刀,只需几毫米针尖大小伤口,即可完成治疗,术后不留疤痕;
2.定位准确,介入治疗操作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可插管至病灶局部进行治疗,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大大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最大限度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功能的完整性;
3.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小,患者痛苦小。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当天即可进食,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少;
4.疗效好,效果确切。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使肿瘤缩小可为患者争取再次手术的机会。
三、肿瘤介入治疗疾病
所有的实体肿瘤都可以采取介入治疗:可应用于早期肿瘤的根治性治疗;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可用于不适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可用于手术后复发、残留,或放化疗复发或不敏感的实体肿瘤患者。
(一)肝癌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介入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术和微波消融术,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等。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被国际上公认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最为经典的介入治疗手段,经皮肤穿刺一个小口,将导管直接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用碘油和其他栓塞物质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起到“饿死”肿瘤的目的,同时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聚集在肿瘤内起到“毒死”肿瘤的作用。肝癌的消融治疗是经皮穿刺进入肝内病灶,利用高温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死亡,起到烧死肿瘤的目的。能达到与肝癌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相媲美的效果。放射性粒子植入是通过影像学引导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二)肺癌
肺癌是指起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式。肿瘤介入治疗主要方式有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经皮穿刺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肺癌的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然后给予栓塞剂对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不仅可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缺血坏死,还可使肿瘤组织内药物长时间保持高浓度,杀死肿瘤细胞。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指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肺癌的供血动脉内,一次性或保留导管持续灌注化疗药物。此外,肺癌患者如出现大咯血等症状,亦可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达到止血目的。
(三)肾癌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为恶性,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肾细胞癌,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肾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失去手术机会,无法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术,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择性地置于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化疗药物灌注以及栓塞颗粒栓塞,灌注的化疗药物可在肿瘤局部达到高浓度,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栓塞肿瘤血管,让肿瘤没有血液供应,以达到“饿死”肿瘤的效果。对肿瘤引起的血尿介入栓塞止血效果立竿见影。此外,还可进行局部消融治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四)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近年来介入放射学不断发展,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特别是多发的肝血管瘤,临近肝门部血管瘤等,手术切除难度大,对于肝血管瘤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性高、有效性高以及创伤性小的治疗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