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你知多少?
揭阳市揭东区妇幼保健院 程妙红
您是否有过这种情况,生完宝宝后咳嗽、打喷嚏就会漏尿?夫妻生活不和谐?阴道口有肿物脱出?这些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惹的病,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女性在生产之后盆底支持组织退化和损伤,导致盆底支持薄弱或肌肉功能减退,使盆腔内脏器移位或者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症,最常见的症状为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常见和高发病,现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很多女性会向医美机构或产康工作室寻求帮助,而市面上的“产后康复产业”鱼龙混杂,女性同胞们容易上当受骗,轻则钱包受伤,重则造成二次伤害。解决问题一定要按科学方法进行,产后漏尿,脏器脱垂、膨出都和盆底肌松弛有关,最好的康复方法就是及时对盆底功能进行康复治疗,盆底肌是肌肉,肌肉用进废退,正确地锻炼它就能加强力量,也就能改善上述症状。
1、怀孕会给盆底肌带来什么影响
盆底肌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承受着持续的压力,妊娠期间子宫整体的重量及体积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随着妊娠的进展,盆底韧带、筋膜、肌肉会受到持续牵拉,从而导致盆底组织的慢性损伤。在分娩的过程中,第二产程过长、会阴裂伤等均可导致盆底、尿道横纹肌的部分去神经作用,阴道分娩尤其难产将不同程度地损伤盆底支持组织。
2、女性盆底肌松弛会出现什么症状
2.1尿失禁
“笑尿了”其实是一种病,咳嗽、打喷嚏一不小心就漏尿,甚至大笑几声竟然也会尿湿裤子,临床上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
2.2盆腔脏器脱垂
下体“异物”悄悄脱出,走路时下体不知不觉有东西掉出来,下蹲时阴道口还能摸到鸡蛋大小的肉体,这时候可能是盆腔器官脱垂。
2.3性生活受到影响
一些产后的妈妈,性生活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疼”;还有一些妈妈阴道松弛、干涩,无性快感;一部分女性,默默忍着,选择逃避,尽量减少性生活的次数,导致不“性”福的婚姻生活。
2.4说“便”就“便”
产后发现自己控制不住肛门了,经常不分时间、地点就不自主排气、排便。临床上称之为“粪失禁”,也是由于产后盆底肌的损伤,控便能力下降导致的。
2.5反复性炎症的发生
女性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壁时常处于开放状态,细菌会更容易经过阴道,导致感染的发生,出现尿路感染、阴道炎以及盆腔炎。
3、盆底康复的主要方法
常说的盆底康复治疗是一个统称,它包括了凯格尔运动、盆底肌肉康复器(阴道哑铃)、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每位产妇的盆底肌肉状态并不相同,经过规范的盆底功能评估,才能得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1.a盆底肌肉自主训练,也被称为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是产后盆底功能锻炼的常用方式,通过有意识地自主收缩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以达到锻炼盆底肌肉的目的。
3.1.b如何找到盆底肌?凯格尔运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女性自己提肛发力,正确的收缩才能达到效果,如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自己可能会找不到盆底肌位置,所以最重要一步就是找到盆底肌肉,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出口的肌肉群,宝妈可以通过小便暂停法判断盆底肌位置的所在,在小便的过程中突然憋住,确定盆底肌部位及收缩的感觉,然后让肌肉放松,恢复尿流,就会更好地感受盆底肌的位置。(但是这个小便暂停法不能多次尝试,容易造成异常排尿反射)
3.1.c盆底肌肉训练方法:每次收缩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 10-20分,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分3次进行。
3.2阴道哑铃
阴道哑铃也可以叫做缩阴球、盆底肌肉康复器,它是5个大小一致重量不一致的锥形球,训练者通过使用阴道哑铃进行训练,刺激盆底肌进行自主收缩,加强盆底肌的收缩力,可以与盆底肌锻炼一起搭配进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适合熟练掌握盆底肌训练方法的女性居家训练。
3.3电刺激
盆底肌电刺激主要是通过仪器用低频电刺激,使盆底肌肉被动收缩,使患者体会收缩的肌肉的位置,使其逐渐掌握自主收缩方法;通过导电体发出比较低频的电流,对盆底肌肉造成刺激,可以唤醒本体感受器,诱发肌肉被动收缩,促进肌肉血液循环。
3.4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能够有效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或纠正,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通过反馈提示医生能获知患者盆底肌肉活动状态是否正常。
4、产后妈妈何时选择做盆底康复
产后盆底肌的肌力在产后6-8周下降最明显,所以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最好在产后42天开始,1年内是产后康复黄金期,各个年龄段都有效,越早训练,效果越好。一般建议生产后的42天左右,去医院或者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对盆底功能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伤口已恢复、恶露干净、子宫恢复良好、无泌尿生殖道感染征象,就可以开始进行产后康复了。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虽不像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但它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在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的今天,系统而主动的产后恢复才能使女性恢复自信、健康、美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