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知识科普
榆林市第二医院手术室护理 常慧霞
手术室是医院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为保障手术室各项工作顺利、高效进行,需要护理人员扎实掌握基础护理技术以及相关操作知识,这样才能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围绕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知识进行论述,向大家科普相关的知识。
1.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手术室护士必备的基本技术之一,其目的是防止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的污染,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进行。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穿戴无菌隔离衣:护士在手术台前需要穿戴无菌隔离衣,将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与手术环境隔离开,防止污染手术台。
第二,包扎无菌器械:在手术开始前,护士需要将手术器械进行包扎,使用无菌绷带和无菌纱布包好。包扎后的器械在手术开始前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包扎严实且无菌。
第三,手术期间需要医护人员注意,手术区应分为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手术区域应为无菌区,手术范围不能超过无菌区,所以器械护士在向医生传递医疗器械时注意不要从背后传递,也不可让医生主动拿取医疗器械,以避免无菌区被污染。
第四,使用无菌器械: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使用前需要检查器械包装是否完整,无菌指示器是否呈阳性,确保器械的无菌性。
第五,汗液在手术室中被认定为有菌物体,一旦手术中医生或者护理人员汗液滴落就会被算作造成有菌化的因素,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在医生出汗后及时擦拭,避免污染。
无菌技术的操作要求严格,护士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时刻注意手术环境的卫生和无菌状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2.器械操作
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器械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室中,护士需要熟悉和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维护和操作,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下面将探讨手术室器械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第一,器械分类:手术器械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分类包括切割器械、钳夹器械、吸引器械、缝合器械、插管器械等。不同类型的器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护士需要了解每种器械的名称、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第二,器械清洗和消毒:在手术室中,器械清洗和消毒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护士需要了解不同器械的清洗方法和消毒过程,确保器械在手术前得到充分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三,器械操作技巧: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器械操作技巧,包括正确的握持方式、使用力度、操作步骤等。不同器械有不同的操作技巧,护士需要针对具体的手术器械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练习。
第四,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手术器械时,护士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不损坏器械、不造成伤害,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
3.巡回护理
手术室的巡回护理是手术室中的重要职责之一,涉及一系列关键性任务,以确保手术室运作的协调和患者的安全。
第一,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协助准备手术室,包括检查器械和设备的完整性、准备所需的药物和物资、确保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等。巡回护士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以确保患者接受正确的手术。
第二,术中监护: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稳定。巡回护士还需要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后续的病历记录和患者追踪。
第三,器械和物资管理:巡回护士负责检查手术器械和物资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它们符合使用标准。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需要提供医生所需的器械和物资,协助维持手术的连续性。
第四,紧急情况处理:巡回护士需要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如突发的过敏反应、心脏骤停等,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五,文档记录:巡回护士需要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所有重要信息,包括用药、输血、器械使用等,这些记录对于患者的医疗记录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总之,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知识需要扎实掌握,以保障手术顺利、安全、高效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