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不是所有接触HIV都会感染,医生为您科普知识
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 艾滋病防治办公室(艾防办) 祁娟
说起HIV大家可能不了解,但说起它的另一个名称,相信大家就能够了解。HIV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为艾滋病病毒,近年来感染HIV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很多人认为只要接触HIV人群就会被感染,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以下我们就围绕HIV进行论述,向大家科普相关的知识,正确认识HIV并做好预防工作。
1.什么是HIV?
HIV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一种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HIV感染后可引起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这是一种严重的、终身的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使感染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HIV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母婴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和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已经在大部分国家被有效控制)。HIV感染没有特异症状,因此很难被感染者察觉,长期以及未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发热、疲劳、反复发作的感染、严重的腹泻等症状,最终HIV感染能够导致免疫系统衰竭,使得人体越来越难以对抗其他感染和肿瘤。目前,虽然没有能够治愈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方法,但通过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HIV感染进展,并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预防措施如安全性行为、使用无菌注射器和母婴预防措施等也能有效减少HIV感染的风险。
2.是不是所有接触HIV都会被感染?
事实上,不是所有与HIV病毒接触的人都会感染上HIV。HIV是一种通过血液、精液、阴道液和乳汁传播的病毒,主要途径包括性接触、共用注射器、垂直传播(从感染的母亲到婴儿)以及通过血液输血(如使用未经HIV筛查的血液),除了这些传播途径之外,接触HIV并不一定会导致感染。实际上,在正常的社交互动、握手、接吻、共用餐具或公共卫生设施中不会传播HIV,感染HIV的风险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所接触的体液类型、感染人的病毒载量、有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以及其他个体因素等。也就是说,感染HIV的风险与接触的体液量、HIV病毒浓度以及接触的黏膜或皮肤是否有损伤等因素有关,并且HIV感染者的体液中病毒载量不一样,其中病毒量较低的人感染他人的风险较小。为防止HIV感染,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和使用经过HIV筛查的血液制品等,最可靠的方式是接种HIV疫苗并接受医学指导。
3.如何预防HIV感染和传播?
3.1使用安全套
性传播是造成H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做好HIV的预防和阻断传播工作,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安全套可以减少HIV传播的风险。
3.2定期接受HIV测试
确保自己定期进行HIV测试,特别是在高风险行为后,及早发现HIV感染可以降低传播风险。
3.3避免共用注射器
如果有注射药物的需要,确保使用干净的针头和器具,并不与他人共用。
3.4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HIV感染,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5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
HIV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传播,避免直接接触这些体液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3.6接种疫苗
疫苗可以提供预防HIV感染的保护,因此接种疫苗也是预防HIV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3.7限制性行为伴侣数量
减少与多个性伴侣的频繁性行为可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
3.8提升血液和性教育水平
提高公众对HIV的认识,加强血液和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意识,可以减少传播的风险。
3.9妥善处理创伤
如果发生伤口或创伤,应及时清洁处理,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总之,预防HIV感染和传播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包括使用安全套、限制性伴侣数量、避免共用注射器、接受定期的HIV检测及考虑使用预先暴露预防等方法。如果认为自己可能已经接触到HIV或有HIV感染的风险,应咨询医生以获取相关检测和咨询建议。如果已经感染了HIV,及早接受治疗可以帮助管理病情并降低传播给他人的风险。因此,HIV的早期检测和治疗至关重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