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全面解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法,轻松治愈!

2023-12-05 11:07:31 湖北恩施华中中医院 李辉

湖北恩施华中中医院 李辉

  很多慢性胃炎患者常常是无症状的,或者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如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而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对于患者来说也并不好受。那么,中医是怎样辩证的治疗慢性胃炎呢?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六种方法吧!

  健脾益胃法

  健脾益胃法主要用于治疗出现脾胃虚弱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这部分患者常常由于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规律及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脾胃出现亏损,进而出现慢性胃炎症状。这些患者有时常打嗝、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口中乏味、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症状。在中医问诊当中,还会出现舌苔薄白或者有齿痕、脉象迟缓或细弱的症状。对此,可以利用党参、白术、茯苓以及山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可以选择香砂六君子汤来进行健脾益气。具有脾虚气滞的患者,可以利用四逆散以疏肝解郁、调和肝脾。若伴随有腹泻的患者可以利用炒白术所以少量黄连以及熟大黄对症治疗。

  解表和中法

  解表和中法主要用于治疗湿寒侵袭的慢性胃炎患者,这部分患者多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化等原因不慎受凉导致的。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身体倦怠、腹胀、闷痛等。常用的药材包括半夏、茯苓、藿香等。

  养阴益胃法

  养阴益胃法主要用于治疗胃阴亏损的慢性肺炎患者。这部分患者的慢性胃炎多是由于长期经受湿热、淤、寒等作用而导致的。常见的症状包括灼痛感、食欲减退、咽干唇燥、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苔少津或舌有裂纹等。且这部分患者还常常存在胃黏膜营养不良、胃酸低下、胃黏膜干燥或萎缩等问题。对于这部分患者治疗应当以养阴和中和止痛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玉竹、乌梅、石斛、沙参、麦冬等。对于出现大便干结的患者来说可以使用大黄、火麻仁、黑芝麻等进行润肠通便。对于出现胃部胀痛较为剧烈的患者来说,可以使用佛手片等进行止痛。对于少津的患者来说,可以增添天花粉、石斛等生津止痛。

  理气和胃法

  理气和胃法主要用于肝气郁结的慢性胃炎患者。这类患者的症状往往会因为情绪因素而加重,出现频繁打嗝、烦躁易怒、胸闷不适、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舌苔薄白等症状。且这部分患者的肠胃功能紊乱,因此也常会出现胆汁反流,发生胃排空障碍。对于这种患者来说最需要疏肝理气来和胃止痛。常用药材包括柴胡、木香、陈皮等等,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都是常用药方。对于烦躁易怒的患者来说,还可以使用丹栀逍遥散,或者左金丸,达到疏肝泄热的作用。对于胃灼热吞酸症状的患者,可以增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煅瓦楞以达到制酸的效果。对于频繁打嗝的患者可以利用沉香、旋覆花进行顺气。

  消食导滞法

  消食导致法主要用于出现食滞胃脘积食的慢性胃炎患者。其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胃部胀满、舌苔厚腻等。通常可以使用山楂、半夏、陈皮、麦芽等进行治疗。

  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法主要用于出现淤血阻滞的慢性胃炎患者。其常见症状包括发作时刀割针刺样疼痛、大便隐血、舌苔暗红、胃痛日久不愈等。多是由于胃黏膜处于炎症状态,出现了充血、肿胀、糜烂等情况,在进行治疗时应当以活血化瘀为主。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丹参、木香、三七、白芨、青皮等。对于黑便或者少量出血的患者,可以使用三七、地榆碳、白芨进行化瘀止血。对于胃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多加木香、郁金、胡索等,加强活血止痛的效果。

  总而言之,从中医的辩证角度来看,慢性胃炎是脾虚气滞、运化功能受损等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并且往往导致慢性胃炎的因素也并不是单独出现或者一成不变的。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更多注重多方面、多层次的整体调节,以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概率,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能够良好地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