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不容忽视的“新生儿低血糖”

2024-01-04 11:01:19 蒋健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蒋健新
       每个新生儿的出生无疑是令全家都兴奋的事情,见证其健康成长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由于新生儿身体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或者异常情况,其中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低血糖,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提起低血糖,很多人都觉得这种疾病好发于成年人,很少会将其与新生儿联系起来,但事实上新生儿也会发生低血糖,严重时将会影响脑部发育,危及生命健康。那么,新生儿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血糖有正常范围区间,如果血糖值低于2.6mmol/L,需要引起重视并给予相应处理,如果血糖值低于2.2mmol/L以下,即可诊断新生儿低血糖。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为5%左右,而早产儿出现低血糖的风险相对更高。根据新生儿低血糖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暂时性低血糖和持续性低血糖。其中,持续性低血糖持续的时间较长,可能在儿童期间也会存在低血糖,而暂时性低血糖持续的时间较短,在婴儿时期就会恢复正常。
新生儿低血糖有哪些病因?
       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低血糖,根据其持续时间的不同,主要病因也各不相同。
       针对暂时性低血糖,主要病因包括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母亲服用降糖药物、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喂养困难、早产儿,等等。
       针对持续性低血糖,主要病因包括胰岛细胞增生症、胰岛细胞瘤等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等先天性内分泌疾病;氨基酸代谢障碍、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症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新生儿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并不是所有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都会出现典型症状,大多数新生儿无特异性表现,依据新生儿低血糖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部分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多汗、面色苍白、肢体抖动、呼吸不规则、心动过速和呕吐等;严重时生呼吸暂停、哭声减弱或高尖、肌张力低下、嗜睡、喂养困难、惊厥、精神萎靡等。
       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在出生后的1~3天开始出现症状,但如果是糖尿病母亲服用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在出生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症状。
新生儿低血糖怎样护理?
对于低血糖的新生儿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可以分为喂养护理、加强保暖和监测病情。
  1. 喂养护理
       对于低血糖新生儿来说,母乳喂养是非常重要的,应当需要尽早使用母乳喂养或者使用配方奶喂养,能够有效缓解其低血糖症状。如果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尽量在出生之后一小时以内就开始使用母乳喂养,从而降低其风险因素。
  1. 加强保暖
       加强保暖,根据气温有效调节室温,保持患儿正常体温,减少能量的消耗量是防治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措施。可以为患儿添加包被,必要时置于暖箱内保暖。
  1. 监测病情
       对于低血糖的新生儿来说,病情监测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无症状的低血糖患儿,还是有症状的低血糖患儿,都应当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表现和血糖波动情况,出现异常现象配合医生做到严密监测、早发现、及时处理,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稳定血糖,以减少神经系统功能的损伤。
怎样预防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严重者可能会影响脑部发育,因此对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1. 避免高危因素
       在前文中提到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实施对因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在妊娠或分娩过程中,产妇应当结合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阻断其高危因素,比如,定期产检、预防先天性疾病等,从而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如果存在有高危因素的,应当进行必要的血糖筛查,做到低血糖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1. 尽早母乳喂养
       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与母乳喂养的时间息息相关,母乳喂养得越早,低血糖出现的风险也就越低。因此,尽早开奶,增加喂养频次,做到有效喂养,能降低新生儿低血糖风险的发生。
       以上就是新生儿低血糖相关的科普知识,相信经过学习,大家对新生儿低血糖都有了详尽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好地预防低血糖,呵护脑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