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牵引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李冬妹
在骨科的治疗和康复当中,牵引技术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其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目的,做好骨骼的复位和固定,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那么,在进行牵引的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着重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就请跟随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骨科牵引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吧!
骨科牵引的目的和作用有哪些?
骨科牵引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从而达到复位和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应用于严重肢体的制动和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是一种骨科治疗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骨科牵引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分别为:
第一,进行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从而减轻局部炎症的扩散;第二,促使骨折部位的复位,矫正骨折短缩和成角移位等问题;第三,稳定骨折部位,起到止痛和促使骨折愈合的作用;第四,保持肢体功能位,有利于防止肌肉萎缩以及关节活动;第五,使得肢体相对固定,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第六,使原本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防止再脱位发生;第七,解除肌肉痉挛,有效改善静脉回流,从而消除肢体肿胀问题;第八,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导致的关节畸形。
骨科牵引的分类
骨科牵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皮牵引、骨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等,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皮牵引。皮牵引是指用胶布或者胶套进行包裹肢体的牵引,一般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并且维持3~4周。皮牵引主要可以分为下肢皮牵引、双腿悬吊牵引、枕颌带牵引、盆骨悬吊牵引等。
第二,骨牵引。骨牵引是指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或者脱位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根据牵引穿刺部位不同,牵引的重量也会有所不同,通常骨牵引包括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
骨科牵引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1.维持持续有效的牵引
想要维持持续有效的牵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的护理,分别为:
第一,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第二,牵引绳上不可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分散牵引重量;第三,牵引绳和滑轨以及肢体应当保持正确位置;第四,应当将牵引架进行固定,防止其移动;第五,为保持反牵引形成,应当进行适当抬高,一般皮肤牵引需要抬高10~15cm,骨牵引需要抬高20~25厘米。
2.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还存在相应的并发症,牵引过程当中还需要对于这些并发症进行预防和相应处理,具体如下:
第一,针对压疮,应当观察并记录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如果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出现异常情况,应当进行相对应的压疮治疗。日常也应当做好保持患者身体和床铺的干燥、洁净,在骨突起部位使用减压装置。
第二,针对坠积性肺炎,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如果病情允许,定时拍打背部,进行翻身、雾化吸入、定时排痰等。
第三,针对便秘,应当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肠蠕动。
第四,针对足下垂,应当指导患者做相应的肌肉等长收缩和主动关节活动训练。
第五,针对牵引针感染,应当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定期对牵引针眼处进行消毒,在牵引针出现松动或者左右偏移时,不能随手将针推回,应报告医生进行相应调整。日常应当保持牵引针眼处的干燥,定期清洁针眼处的结痂。
第六,针对深静脉血栓,应指导患者每天饮水2000~2500ml,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预防性用药,防止血栓的形成。
第七,针对关节僵硬问题,应当时常按摩患者的肌肉,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或者主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关节僵硬。
综上所述,牵引是十分有效的骨科治疗手段,在牵引过程当中还应当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持续性的护理,坚持持续有效的牵引,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和处理,这样患者才能够尽快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