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带你了解儿童哮喘!
庆城县人民医院儿科 冯成成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气道敏感、肿胀和痉挛,引起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一般儿童时期发病,持续到成年,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多数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本文将就儿童哮喘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科普。
发病机制
儿童哮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遗传、环境、免疫异常有关。以气道对各种刺激过度反应为特征。发作时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和气道分泌物增加,致使气道狭窄,引起可逆性气道阻力增加。
临床表现
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为表现。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可因运动、冷空气、烟雾、花粉等因素而诱发。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睡眠质量差、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病因与诱因
家族遗传因素:儿童哮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比如,直系亲属有哮喘或过敏病史的,后代患上哮喘风险也会升高。
环境因素:吸入花粉、真菌、动物毛屑及排泄物、尘螨、豚草等,蛋白类(如牛奶、鱼、虾等)、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接触工业污染或吸入冷空气等均可诱发;大多数哮喘好发于春秋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夏冬季发作较少。婴儿哮喘则无明显的季节性,常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以冬春季多见。
运动因素:运动性哮喘好发于活泼好动的儿童,特别是已确诊哮喘的儿童更易因运动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
精神及心理因素:哮喘儿童的精神心理影响也成为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之一。患儿情绪的改变或心理异常均易诱发哮喘发作;精神因素诱发多见于反复发作的哮喘儿童。
临床治疗
儿童哮喘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三方面。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长期规范治疗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
非药物治疗:包括避免触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等,是减少哮喘发作,避免哮喘症状加重的必要条件。
儿童哮喘误区
1.哮喘无法治愈,只能缓解症状。事实上,虽然哮喘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孩子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可能完全缓解。
2.只有发作时才需要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坚持治疗,以控制炎症反应,降低复发风险。
3.只关注药物治疗,忽视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触发因素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非常重要。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家长应正确认识儿童哮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定期随访。同时,避免随意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症状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谨遵医嘱,达到个体化最佳控制效果,切实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