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安全护理应该怎么办?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蔡佩霞
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方式,它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注意安全护理,可能会导致感染、出血、器械损伤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室安全护理是保障患者手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配合和负责。那么,手术室安全护理应该怎么办呢?
一、术前准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过敏史等,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并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方法、风险、预后等,征得患者的同意和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还会安排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适应性。患者在手术前应该按照医嘱做好准备,空腹、清洁皮肤、剃除手术部位的毛发、戴上无菌帽、穿上无菌衣、取下首饰、假牙、隐形眼镜等,避免使用化妆品、香水等,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有需要,可以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二、术中监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并在手术前向患者解释麻醉的原理、效果、风险等,征得患者的同意。医生会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速度,保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稳定性,防止麻醉意外的发生。医生会根据手术方案,进行规范、精细、安全的手术操作,遵循无菌原则,使用无菌的器械、物品、药物,防止手术部位的感染,还会在手术过程中,与护士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汇报手术的进展和情况,协调手术的配合和支持,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紧急情况。
三、术后恢复
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会被送入复苏室,由护士进行观察和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疼痛、出血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的并发症,如呼吸抑制、循环衰竭、出血、感染等,还会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不适和恐惧。患者在复苏室达到出室标准后,会被送回病房,由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的信息,汇报患者的术后情况,交接患者的资料、器械、药物等,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连续性。
四、术后护理
患者回到病房后,仍需要持续的护理和观察,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特别是关注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迹象。定期检查伤口情况,防止感染的发生。同时,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确保患者的舒适。
结束语
手术室安全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护团队的密切协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通过全面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恢复和出院后的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