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如何面对传染病挑战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EICU 汪旭
急诊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最前沿的窗口,还是医院传染病控制的核心部门,关系到医院的发展与全体职工与患者的安全,所以急诊科需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以降低疾病传染的概率。想要做好急诊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关注以下要点,做好以下要点工作能够为防治工作提供助力和支撑,积极作用显著。下面就对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加大消毒隔离力度
众所周知,急诊的患者数量较多,科室人流量较大,并且患者的疾病类型多种多样,在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是传染病,其特征与常规疾病有着类似的特征,没有显著的特异性,所以,在诊断中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这样会加大传染概率,对其他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应对传染病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于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以防交叉感染,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的环境消毒、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及正确的废弃物处理方法。
2.加强传染病健康教育
急诊科作为医院面对突发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其对传染病的应对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病情的控制和患者的安全。为保障传染病的防治实效,其中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培训,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急诊人员定期学习传染病相关的知识,了解当地传染病的发生趋势,并掌握目前常见的传染病类型以及传播途径,在日常工作中时刻警惕。通过对急诊科人员进行定期传染病知识的培训,能够提高对各类传染病的认识,包括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以便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此外,医院还应重视公众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公众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增强预防意识,有助于减轻社会恐慌,并引导公众正确就医。
3.重视预检分诊的强化
简单来说,通过加强预检分诊可以快速识别疑似传染病患者,并将其引导至隔离区,其中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以提高对传染病早期识别和处理的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规范传染病急诊科处理流程,不仅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其中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并且医务人员存在外伤应避免与患者发生一线接触;而且在其中需要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做好隔离,避免与其他患者或者医务人员接触,可降低二次感染的概率。
4.关注应急预案的制订和演练
传染病有着传染迅速等特征,再加上医院急诊科的人流量较大,所以一旦发生传染,传播的速度较快,对其他患者以及医务人员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发展。为避免传染病的影响范围扩大,其中要注意提前制订应急预案,在发现传染病时及时防治处理,能够将传染病的危害与影响控制在最小化。鉴于此,医院急诊科应制订详细的传染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共同应对。
5.建立信息沟通与报告机制
为保障传染病的防治实效,需要在实际工作落实中建立健全的传染病信息报告机制,确保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的信息能够及时上报至相关部门,以便于进行疫情监控和决策。并且为保障传染病的防治实效,其中还需要重视跨部门合作,急诊科应注重与医院感染科、公共卫生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应对传染病的挑战。
6.重视医疗资源的调配
医院硬件设施的准备充分性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的传播范围以及影响程度,所以在急诊科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落实中要关注硬件设施的完善。其中要注意在接诊室、治疗室、抢救室等安全排风装置,将室内气流过滤消毒后排出,并保障风压力大于进风压力,以形成负压,同时需要在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每日定时消毒。而且在传染病高发期,急诊科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资源,如增加隔离床位、储备必要的医疗物资等。
总之,急诊科面对传染病挑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应对策略,既要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也要确保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