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急性肺栓塞诊断、预防与处理

2024-03-19 15:15:43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李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李萍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临床上相对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因中风、癌症、车祸等原因长时间卧床不起的患者身上,有的患者甚至只是起床上了个厕所就因为急性肺栓塞的突然发作而导致死亡!那么,你了解急性肺栓塞吗?你知道这种疾病应该如何诊断、预防与处理吗?

  什么是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由于栓子堵塞患者的肺动脉而引起的呼吸功能与肺循环功能障碍的疾病,这种疾病不仅病情凶险,而且有着非常高的死亡率,甚至与冠心病、脑卒中这两种疾病并列为“三大心血管死亡原因”!临床信息表明,肺栓塞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那些因为生理或病理因素而长期卧床不起的人身上,而导致肺部动脉堵塞的栓子则以患者腿部深静脉形成的血栓为主,这是因为这类患者长期卧床不起的行为会导致人们下肢深静脉当中的血液流动速度减缓,进而导致血液在血管中聚积形成血栓,并沿着静脉血管流动,当血栓流动到患者的肺部动脉并导致其堵塞的时候就会导致急性肺栓塞的突然发生,患者在发病之前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但在发病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救治的话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只有加强对急性肺栓塞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诊断、预防与处理这种疾病,人们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远离肺栓塞的威胁。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研究发现,肺栓塞患者在发病之后的短时间内往往会出现三方面的明显变化:首先,很多患者在发生急性肺栓塞后失去意识之前会出现明显的精神方面变化,比如,烦躁不安,惊恐或是濒危感等;其次,患者在发病后会快速出现循环系统异常,比如,突发心动过速、脉搏减弱、血压骤降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还会发生心搏骤停的情况;最后,患者在发病后还会出现呼吸系统的异常,比如,无法解释的突发性呛咳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大汗淋漓等,之后患者就会迅速地失去意识并停止呼吸。只有掌握正确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方法,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避免患者因肺栓塞而死亡!

  如何预防急性肺栓塞?

  为了避免急性肺栓塞这种疾病的发生,医护人员通常会针对患者采取三种不同的预防措施,分别为常规预防、物理预防与药物预防三种。其中,常规预防就是调整患者的饮食,让患者适当补充水分、引导患者锻炼身体等措施,通过饮食控制血脂、稀释患者血液、运动促进血液流动等方式避免患者下肢静脉形成血栓;物理预防主要针对那些无法自行运动下肢的患者,而常见的物理预防措施有充气加压装置、梯度压力弹力袜以及足底静脉泵等,这项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液流动,避免血液在静脉血管内凝结成血栓;而药物预防则是针对高危患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物(这是抗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的是血小板)等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这样也能有效地避免患者下肢静脉血管中形成血栓。

  急性肺栓塞如何处理?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常见处理方式主要有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及手术治疗三种。其中,溶栓治疗指的是借助溶栓药物将患者血液中的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这种酶可以快速分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来溶解堵塞患者肺动脉的血栓;抗凝治疗与上文的药物预防急性肺栓塞的措施类似,所不同的是治疗肺栓塞需要使用的是抗凝效果更强的药物或剂量更大;而手术治疗则是借助手术的方式取出阻塞患者肺动脉的血栓,恢复患者的肺部供血。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要搭配面罩吸氧、药物止痛、抗心衰以及抗休克治疗等方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使用适量的阿托品降低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避免患者的肺部血管与心脏冠状动脉发生反射性痉挛(临床目前不用),等等。

  急性肺栓塞这种疾病在发病之前很难被察觉,而且这种疾病发病凶险、死亡率高,因此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只有加强对急性肺栓塞的了解,并且针对患者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措施,人们才能更好地远离急性肺栓塞这种疾病的威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