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未来——预防早产,助力健康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红芳
为了引导大家更多地关注早产儿的生存与发展,降低早产带来的疾病和死亡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于2012年倡议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儿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早产儿问题,积极预防早产,为早产儿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一、早产儿的定义
早产儿指的是孕月足28周但是不足37周之间的新生儿,早产儿脏器一般发育不健全,通常体重约1000~2499g,存活率较低,有一定的病残率。尽管如此,随着医疗条件、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在逐渐提高,病残率也在降低。早产儿的存活率取决于孕周大小,即孕周越大的胎儿存活率越高,而孕周越小,存活率自然低,跟早产儿的体重也有关,越是体重大的胎儿,生活能力强。临床上早产率大概是5%~15%,所以孕期的早产现象要引起重视。
二、产妇早产的原因
1.疾病因素
如果母体患有急性传染病,例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或是患有妊娠高血压症、心脏病等,都可能导致早产的发生。此外,母体的内分泌失调,如孕酮或雌激素水平不足,以及糖尿病等状况,也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2.母体自身原因
子宫发育不全如子宫畸形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导致早产。同时,子宫内感染,如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也是引发早产的重要因素。
3.其他常见原因
例如,孕妇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或工作时间过长,可能增加早产风险。很多孕妇,由于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情绪波动较大,精神过度紧张,也会导致早产的可能。
三、哪些人群容易早产
1.女性平常体质非常虚弱,曾经出现过早产病史的女性,第2次怀孕也有可能会出现早产。年龄太小或者年龄太大的女性,怀孕容易出现早产,比如说18岁之前女人怀孕,或者是受孕的时间已经超过了40岁,这部分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些妊娠的并发症,或者体质比较差,容易出现早产。
2.平常有一些不良嗜好,比如说经常抽烟,酗酒,或者吸毒。部分女性工作的性质容易造成早产,比如说,柜台的收银员长期站立。
3.女性患有生殖系统异常,比如说纵隔子宫,因为宫腔形态的异常,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力异常,也可以引起早产。
4.此外多胎妊娠,比如说最常见的双胎妊娠,因为胎儿体积增大,羊水量增多,在怀孕的晚期宫腔内的压力比较大,容易诱发早产。
5.女性如果存在生殖道的感染,比如说最常见的阴道炎症,它也可以降低宫口部位胎膜的抗张能力,导致早产现象出现。
四、如何预防早产
1.保持好心情。焦虑、压力大和情绪不稳定是导致早产的常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早产,孕妇需要尽量保持心情愉悦、放松身心。可以采取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做瑜伽、看电影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2.防治感染。产道感染和其他感染疾病容易导致早产。孕妇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不干净的卫生巾或护垫,以及避免与他人共用浴巾等生活用品。此外,孕妇还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或过期食物,以预防胃肠道感染。
3.拒绝烟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之一。孕妇应该避免吸烟和饮酒,以降低早产的风险。
4.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孕期问题,从而预防早产的发生。
5.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孕妇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这会使腹压升高、子宫受压,从而可能引起早产。
6.避免碰撞腹部。孕妇应避免腹部受到碰撞或挤压,特别是在拥挤的地方,以防跌倒或受伤。
7.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便秘和腹泻。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8.治疗慢性疾病。如果孕妇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高血压等,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降低早产的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