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大家要了解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张祖涛
心肌梗死,又称为心肌梗塞,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而导致冠状动脉内的阻塞,从而导致部分心肌因缺乏血流的补给而产生的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肌梗死越来越常见,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大家对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在遇到此类疾病的时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就医,还能增强我们对此疾病的预防意识。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1.1疼痛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常位于心前区或者胸骨后,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颈部或背部,甚至有牙疼的表现。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且通常口服相关药物或休息难以缓解。
1.2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左右。
1.3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梗阻、肠胀气、肠鸣音减弱亦不少见。
1.4体征变化
心肌梗死患者的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增快、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心包摩擦音等。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异常的心电波形,如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2.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2.1紧急处理与稳定病情
心肌梗死的初期治疗首要任务是稳定病情,减少心肌进一步损伤。这包括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缓解疼痛等措施。同时,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心力衰竭等也是紧急处理的关键。
2.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防止血栓形成等,从而减轻症状、改善预后。
2.3血管再通治疗
血管再通治疗是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环节。主要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恢复血流。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直接进行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操作,迅速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
2.4心脏支持与康复
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进行心脏支持治疗。包括使用心脏辅助装置、进行机械通气等。同时,康复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综合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应该重视起来,尽可能避免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生。你理解和掌握了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