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来说,抑郁症是怎么回事儿
安庆师范大学校医院 全科门诊 汪洋
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以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特征,伴随着愉快感的丧失和兴趣的减退,其发病机制多与体内的神经递质异常有关。中医理论中,抑郁症有独特的解读,中医将抑郁症归属为郁证,发病机制主要以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等因素。本文将详细从中医角度普及抑郁症,帮助患者更全面地了解抑郁症。
1.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1.1情绪低落
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苦恼忧伤,会感觉非常痛苦很难坚持下去,感觉不到开心,甚至会感觉每一天都万分痛苦、度日如年,常常会唉声叹气、面部愁眉苦脸。
1.2行为异常
抑郁症的患者会感觉到生活无趣,会出现自卑、自罪的感觉,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极度消极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自杀的行为是抑郁障碍症状中最严重、最危险的症状。
1.3认知障碍
主要的表现为对近期所发生事情的记忆力出现下降、注意力障碍、对周围环境和自我都表现得漠不关心,严重的还会出现“三无症状”,即感觉自我无用、无助、无望。
1.4兴趣减退
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兴趣或兴趣下降,对以前的爱好会丧失兴趣,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无法从日常的活动中感觉到乐趣。
2.中医角度看导致抑郁症的因素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发病机制在中医理论中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知。中医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初起多为气机郁滞,近而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致使气机郁滞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涉及肝气郁结、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及体质虚弱等方面。具体因素如下:
2.1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认为,情志活动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患者若情志过度,出现过度悲伤、愤怒、恐惧等情绪,会损伤脏腑功能,导致气机紊乱,进而引发抑郁症的发生。因此,保持情志平和、避免过度刺激是预防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2.2脏腑功能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也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患者若出现脏腑功能失调,如心火亢盛、脾虚失运等,会导致气机不畅、气血不和,进而引发抑郁症。因此,调理脏腑功能、恢复气血平衡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
2.3肝气郁结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低落、胸闷胁痛、善叹息等症状。肝气郁结的原因可能与长期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等因素相关。正因如此,郁证的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因此,患者应积极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对于预防和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2.4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也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患者气血不足,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减弱、心神失养,进而引发抑郁症的发生。气血不足的原因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等因素有关。因此,补益气血、增强脏腑功能是治疗气血不足型抑郁症的关键。
2.5体质虚弱
患者体质虚弱也是抑郁症发病的潜在因素之一。体质虚弱的人往往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发生情志不舒、气机不畅等问题,从而引发抑郁症的发生。因此,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需要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是预防抑郁症的重要途径。
3.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3.1药物治疗
中医师选取相应药效的中药加上独特的配伍,能有效调和气血、疏肝解郁,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常用的方剂包括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归脾汤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辩证选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3.2针灸按摩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按摩调理则是以手法作用于身体特定部位,有助于舒缓身心压力,促进睡眠,缓解抑郁症状,常用的按摩部位包括头部、背部等。
3.3生活调理
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身体素质,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焦虑情绪,对抑郁症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饮食调养方面,中医强调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粗粮等,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的病症。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的角度谈及了抑郁症的病因和治疗方式,以便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抑郁症,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