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健康科普 如何科学安胎养胎 助您留住“好孕气”

2024-07-02 14:30:57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 马瑛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  马瑛

  保胎就是指在孕妇出现“先兆流产”或者是“先兆早产”的迹象时,给孕妇采取一系列的安胎措施,使其达到能够继续妊娠的目的,这就是保胎。

  一、什么叫流产?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流产是指妊娠在28周内因各种原因而终止的现象。目前我国仍将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妊娠终止者定义为流产。根据流产发生时间的不同,划分为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前者指的是孕12周以内的流产,后者指的是孕周超过12周小于28周的流产。俗称“大月份流产”。另外,从流产原因的角度来看,流产可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种类型。

  自然流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指的是胎儿在子宫内尚未发育到可存活阶段时,妊娠自然终止的情况。育龄期女性发生1次流产的风险为10%左右,而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1%⁓5%,特指在妊娠28周内连续发生两次或多次胎儿丢失的情况。尽管复发性流产在总妊娠中的发病率低,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什么会发生流产?有哪些征兆?怎么保胎?那就从导致流产的原因说起吧。

  二、引起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国内外研究发现,造成流产的原因众多,如染色体异常、感染、免疫、内分泌异常、男性精子状态以及环境心理因素等。

  (1)其中遗传因素是流产很重要的原因,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异常可能导致胚胎发育不良。特别是在怀孕初期的12周内,遗传因素占比显著,可达到60%⁓70%,流产儿染色体异常的情况占其中的一半以上。

  染色体数目异常中最常见的是常染色体三体,其中16-三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 22-三体、15-三体、21-三体等;性染色体异常以X单体常见。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的易位、倒位及片段的缺失、重复等

  (2)内分泌因素

  研究发现,母体分泌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hCG)、孕激素、孕酮(PROG)和雌激素水平与胚胎良好发育均存在相关性。

  (3)免疫因素

  受精卵是由来自母亲的卵子和来自父亲的精子结合发育形成胚胎,着床于母体子宫内膜,而胎儿与母体之间的免疫不适应将会导致母体排斥胎儿,影响胚胎的发育。

  (4)感染因素

  有15%~30%胚胎停育是由于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衣原体、支原体、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加德纳菌感染等。

  (5)男性精子状态

  精子成熟障碍、细胞凋亡率、精液质量参数、精子DNA碎片率等精子状态是导致流产的危险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孕妇若长时间接触含汞、铅等有害物质或处于有毒环境中,以及受到高温、噪声等物理因素的干扰,都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

  三、流产常会有哪些征兆?

  (1)阴道不规则出血,一般量较少,伴或不伴轻微腹痛

  (2)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消失

  上述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但部分患者也会没有任何症状,此时则需要定期产检进行超声检查来诊断。

  四、如何科学安胎养胎?

  (1)妊娠合并各系统疾病均可导致流产率升高,所以应进行孕前检查和准备,不利于妊娠的方面尽量孕前修正,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宫颈筛查、自身免疫病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为了成功保胎,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全面检查和严密监测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保胎成功的关键。

  (2)一般疗法包括适当散步,不卧床(阴道出血者除外),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下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并避免任何可能带来的颠簸和振动。此外,孕妇还需要特别注意便秘和腹泻的预防,因为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腹部压力。其次放松疗法,焦虑、恐惧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速流产的发生,因此需要积极鼓励孕妇保持心情的舒畅,消除各种顾虑,以利安胎。一般的保胎时间为两周。如果在这两周内,孕妇的症状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这可能意味着胚胎存在发育异常的情况。此时,需要进行B超检查,以进一步判断胚胎发育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关于是否需要保胎,应当充分听取医生的意见。

  (3)孕妇要充分认识到保胎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如稽留流产、感染等,这些状况可能进一步引发子宫内膜炎症或输卵管炎,从而增加不孕的风险。同时需注意的是,停止发育的胚胎滞留宫腔不但会影响母体凝血功能,还会与子宫壁紧密粘连,增加阴道异常出血风险,因此超声检查或(和)检测HCG确诊胚胎停育,建议尽快行清宫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