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中医康复,你了解多少?
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夏梦
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病人突发一侧身体活动不利、口角歪斜、语言不清等症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中医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独特优势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医康复强调调和阴阳、祛风通络,旨在从根本上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一、中医对脑卒中的理解
在中医理论中,脑卒中的病因主要有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内伤积损、劳欲过度等,以致肝阳暴涨,或痰热内生,或气虚痰湿,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按照中风的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之证,病位较浅,因气血不能濡养机体,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中脏腑之证,病位较深,可见猝然昏厥仆倒,不省人事。
病因归纳起来有两种:外邪侵袭引发者称为外风,由内生痰湿、瘀血等因素引起的发病称为内风。风邪为“百病之长”,具有迅速上攻之性,能够直冲脑门。而内生的痰湿、瘀血则与个体的体质、生活习惯等有关,如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都可以导致气血失和,进而发病。中医认为,脑卒中的发病机理主要与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塞有关。一是由于肝风内动、风邪上扰,导致头风痛、面瘫、肢体麻木等症状;二是因为痰湿停滞、瘀血内阻,使气机不畅,血脉失养,导致肢体瘫痪、语言不利;三是由于素体虚弱,或过劳过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精神失养,也可诱发中风。从临床来看,本病以内风引发者居多。
二、中医康复方法
中医康复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中医康复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方法如药物调理气血,中医认为,脑卒中后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药通过调理气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常用的药物有丹参、川芎、红花等,它们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脑部的微循环,对于改善脑卒中的后遗症有显著效果。脑神经营养,中药中的药材如银杏叶、枸杞子、益智仁等,具有滋养脑神经、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记忆、语言等神经功能。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具体应用: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脑卒中后的运动障碍。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等,这些穴位的刺激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艾灸是一种温和的温热疗法,通过艾绒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可以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改善脑卒中后的肢体麻木和疼痛有良好的效果。
3.推拿疗法。推拿疗法通过手法按摩,对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推拿手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特定的按摩技巧,如揉、捏、推等,可以刺激神经,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拔罐通过局部负压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对于缓解疼痛、改善肢体活动有显著效果。
4.传统功法。传统功法如太极拳、气功等,对于脑卒中后的康复也有重要作用。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气功通过呼吸、意念和动作的配合,可以调节气血,增强体内能量,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5.康复治疗及护理。康复治疗及护理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物理治疗师和康复医师会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运动训练、平衡训练、言语和吞咽功能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脑卒中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谈话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康复的信心。
6.饮食调理。中医康复治疗中,饮食调理同样重要。根据中医理论,脑卒中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应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防止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结合中药食疗,如使用枸杞、红枣、山药等食材,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遗症。
结束语
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调整和恢复。中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帮助患者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康复。通过了解和利用中医的治疗方法,结合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可以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减少复发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