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医学怎么回事?5分钟教你读懂“介入”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赵文兴
近年来介入医学这个名词,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是名副其实的“高精尖”医学技术。但是介入医学神秘面纱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来说一说介入医学那些知识!
1.什么是介入医学?
介入医学这个词儿,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利用工具或导管进行血管穿刺,通过血管这个通道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一门非常新颖的学科。介入医学技术利用了人体血管通道完成手术操作,有效避免了切口及大面积的创伤,与传统手术相比,有效减少了创伤性,患者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痛苦较小,是一项真正造福于老百姓的技术。目前介入医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医疗学科,介入医学的操作,都要在介入放射学支持下完成,需要通过CT等影像设备作为引导,观察介入操作情况,尽量避免周围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有效处理病灶。由此可知,放射学技术是介入医学的眼睛,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完成治疗与诊断。
2.介入医学有哪些神通?
2.1探幽入微
介入医学是一项神奇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血管导管等通道,直接进入病变组织内部精准地治疗。在很多疾病治疗中,口服药物无法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药物本身无法改变组织结构,而介入医学技术可以钻入人体血管通道,悄悄地处理病变。与常规外科手术大刀阔斧的操作相比,介入医学技术的操作可谓细之又细,通过微小的操作,就可以达到病变的处理目标,有效减少了人体损伤,疗效安全可靠。
2.2血管性疾病治疗的好帮手
介入医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可在生死线上拉患者一把,给予患者生的希望。急性心肌梗死是非常可怕的心肌缺血性疾病,通过介入医学技术实施动脉内溶栓,可以快速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给予梗死区域心肌血液供给,帮助患者心肌细胞重新恢复活力,从而挽救患者生命。介入医学技术不仅可以实时动脉内溶栓,而且可以在血管内放置支架,冠心病患者多存在血管狭窄等情况,必须把血管扩张开,并消除堵塞情况,才能使心肌细胞重新获得血液供给,这时可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将支架放置在梗塞区域或狭窄区域,为血液供给建立新的通道。此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也可以采用动脉溶栓治疗,溶栓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快速恢复血液的供给,避免脑组织长时间缺少血供而坏死。
2.3肿瘤治疗的好帮手
很多人不知道,介入医学在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极大,全身性给药后,药物不可避免地会损伤健康细胞,而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略显不足。因此,介入医学形成了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技术,可以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病变部位,使其直接发挥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正常组织渗入量极少,有效降低了化疗对于其他正常组织的影响,提升了化疗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介入医学神通广大,可取代许多的外科诊疗技术,有效减少了手术创伤性,且提高了手术后恢复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介入医学也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