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足踝骨折科普知识大全

2024-08-12 14:20:11 辰溪县中医医院  奠先鸟

辰溪县中医医院 奠先鸟

  每天,我们都在行走、跑步、跳跃,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却都离不开足踝的支持。足踝,作为人体的重要承重和活动关节,其健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足踝骨折这一常见损伤却常常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本文将带大家深入了解足踝骨折的科普知识,包括其定义、原因、症状及治疗,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的挑战。

  一、足踝骨折的定义与分类

  足踝骨折,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足踝关节部位的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的不同,足踝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前踝骨折、后踝骨折以及距骨骨折、跟骨骨折等,这些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存在,严重程度不一。

  二、足踝骨折的原因

  外力作用:跌倒、扭伤、车祸、坠落等外力作用是导致足踝骨折的主要原因。这些外力可能导致骨骼受到直接撞击或扭曲,从而引起骨折。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患者的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容易发生骨折。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骨骼的健康状况,增加骨折的风险。

  积累性劳损:长时间行军、运动等造成的应力性骨折也是足踝骨折的原因之一。这种骨折往往是由于长期、反复、轻微的外力作用于骨骼的某一点上,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三、足踝骨折的症状

  疼痛: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尤其在活动或承重时加剧。

  肿胀和淤血:受伤区域会迅速肿胀,并可能出现淤血(瘀伤)。

  畸形:在某些情况下,骨折可能导致足踝部明显变形,如骨头突出皮肤表面。

  功能障碍:骨折后,足踝的活动范围会受限,行走、跑步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

  不稳定感:受伤的脚踝通常会感到不稳定,难以支撑身体重量。

  四、足踝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与固定: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并用石膏、支具等外固定装置维持复位位置。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消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锻炼:在骨折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锻炼,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严重移位的骨折或保守治疗无效的骨折,需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将骨折断端重新对齐,并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骨折。

  外固定支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在骨折部位外部安装支架,通过牵引和固定来维持骨折复位位置。

  结束语

  足踝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足踝的健康状况,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一旦发生足踝骨折,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足踝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