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在内镜检查和治疗中,麻醉医生应该怎么做

2024-08-29 10:54:33 广东省鹤山市中医院 麻醉科 王世维

广东省鹤山市中医院 麻醉科  王世维

  内镜检查和治疗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内镜的检查和治疗不仅要求内镜医生具备精湛的操作技巧,更需要麻醉医生提供全面、细致的麻醉服务,确保患者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安全、舒适无痛苦。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医生在内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麻醉医生的操作流程

  1.1麻醉前准备

  内镜检查和治疗前,麻醉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相关检查信息,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麻醉史等重要的信息,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准备必要的药物、设备和监护仪器,例如麻醉机、急救药品、血压计、听诊器、插管用具等。通过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对麻醉的期望,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1.2麻醉诱导

  麻醉实施过程中,麻醉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麻醉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给药方式,常用的麻醉药物有丙泊酚、环泊酚、依托咪酯、瑞马唑仑、舒芬太尼、诺杨、纳布啡等。通过静脉通路注射麻醉药物,给药时需严格控制给药速度和剂量,避免麻醉药物过量或过快导致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或者呼吸抑制。同时,麻醉医生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1.3麻醉维持

  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后,麻醉医生需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此过程中,麻醉医生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抑制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可给予辅助呼吸或机械通气。另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返流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内镜医生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遇到有牵拉反应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叫停内镜医生停止操作刺激,可给与阿托品或麻黄碱调整心率和血压,直到稳定了再继续操作。

  1.4麻醉苏醒

  内镜检查和治疗结束后,麻醉医生需逐渐停止给药,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观察,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苏醒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或并发症需及时处理并通知相关医生。患者完全苏醒后,麻醉医生需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对内镜检查过程中的感受和记忆,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和后续治疗方案等。

  2.麻醉的注意事项

  2.1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

  麻醉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喝酒吸烟史和手术麻醉史,体重等。同时,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药物史等,以便医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另外,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2.2饮食和药物调整

  麻醉前,患者应根据医生的要求调整饮食和药物。通常情况下内镜检查前需要禁食一段时间,这是内镜检查的需要还可以避免麻醉时发生呕吐和返流误吸。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例如高血压药、糖尿病药、抗凝药等,应在术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剂量。另外,患者应避免在术前饮酒或吸烟,以免影响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

  2.3去除干扰物

  麻醉前,应确保内镜室内环境整洁、安静,去除可能干扰进程的物品和设备。同时,患者应将身上的首饰、金属物品等取下,以免影响内镜操作和监测设备的正常使用。

  2.4预防过敏反应

  麻醉药物过敏是内镜检查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医生应在麻醉门诊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并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麻醉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迹象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处理措施。

  2.5检查中和检查后监护

  麻醉过程中和内镜检查后恢复期间,医生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以及防止跌落床等,以及观察患者的反应。同时,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是否给予适当的镇痛、止吐等药物治疗。麻醉复苏期间,医生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饮食,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内镜的检查和治疗中,麻醉医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麻醉医生不仅需要确保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无痛、舒适无恐,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全面认识麻醉医生的工作流程,从而在内镜检查和治疗中更加信任和配合麻醉医生的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