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恢复快又好,中医教你这样养
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 冯华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病症,在生活中,当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的骨骼,受到了直接的暴力、间接的暴力、积累性劳损,就会出现骨折。出现骨折之后,患者们就会出现疼痛、患处变形、发热等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的症状。骨折的发生必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针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和养护措施才能让患者快速的康复。那么,你知道在治疗和养护骨折的过程当中,我国传统中医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患者又快又好的恢复健康吗?
什么是骨折?
骨折指的是人们体内的骨骼由于外来伤害或内部病理性因素的影响在特定部位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在人们的身体当中,骨骼支撑人们的体重,并且配合肌肉的收缩使人们能够运动,一旦人们发生骨折就会导致自身运动能力以及肢体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而且骨折发生的同时还会导致患者感到严重的疼痛!另外,骨折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后会导致一些后遗症的产生,而这些后遗症对骨折患者的后续恢复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加强对骨折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且在发生骨折之后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中医如何治疗骨折?
在治疗骨折患者的过程中,中医通常会采取先复位固定,再药物调养的方法。其中,骨折的复位固定在中医里又被称为“正骨”,骨折的位置与类型不同,中医所需要采取的正骨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而在复位患者的骨骼之后,中医则会采取适当的措施固定患者的骨骼,而小夹板固定法则是中医最传统的骨骼固定法。当患者的骨骼完成复位与固定之后,中医就会为患者使用一些药物进行调理,像是黑神散、古钱接骨方、接骨六一散、止痛接骨散、跌打营养汤等内服外用药物都对骨折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怎样调养骨折患者?
1.心理调养
在我国传统中医的认识当中,人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体且互相影响的,其中心灵的作用是指挥身体,而身体的作用则是承载心灵,一旦人的心灵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身体也受到影响。在骨折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患者都容易因为骨折的疼痛以及活动受限而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对于骨折的愈合是非常不利的。面对这种情况,中医通常会针对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调养措施,一方面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进行详细告知来激发患者的希望,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则需要适当的使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才能更好的促进骨折患者的康复。
2.饮食调养
在对骨折患者进行调养的过程当中,饮食的调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中医的认识当中,人的身体只有不断的通过饮食补充“水谷精微”才能获得充足的元气,进而使人们的身体远离疾病的影响。但在骨折患者的恢复期间,不同时期的患者所需要采取的饮食调养方式也有所区别:在患者骨折后的1~2周内,骨折导致的受伤部位的淤血还没有完全消散,此时患者就应当采取清淡易消化且兼具活血化瘀的饮食原则,适当的摄入蔬菜、蛋类、豆制品等;在患者骨折后的2~4周内,骨折导致的淤血大部分已经消散,此时患者则需要补充更多的钙质、蛋白质与维生素等实现接骨续筋、祛瘀生新;而在骨折发生5周之后,患者就可以解除饮食上的禁忌,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来舒筋活络,促进骨折部位形成更加牢固的骨痂。
3.劳逸结合
在我国传统中医当中,劳逸结合也是一种对骨折患者的有效调养方法。其中,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转,使患者的体魄更加强健,而充分的休息则可以促进患者元气的恢复,减少患者身体的消耗。为此,中医需要让患者在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进行适当的运动,其限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而在运动之后,中医则需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使患者的元气得到充分的恢复。只有保持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才能更好的促进骨折的恢复。
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正确的调养措施是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而中医的调养措施更能从根本上加速骨折患者的恢复。人们只有在患者发生骨折后采取及时的治疗与正确的调理,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