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病防控——呵护新苗,挺拔脊柱
第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脊柱微创外科 韩鹏远
在学校环境中,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健康挑战,而脊柱健康问题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脊柱不仅支撑着身体,还保护着重要的神经系统,其病变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为严重。只有加强对学生脊柱健康的关注,学校才能更好地确保孩子们健康成长。
学校常见的未成年人脊柱疾病有哪些?
1.驼背
驼背是一种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或姿势导致的胸椎过度后凸引起的,导致孩子背部出现明显的弧形的脊柱疾病,像是长时间低头写作业或使用电子设备以及缺乏体育运动等都可能导致驼背的发生。对学生而言,驼背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孩子出现外观上的变化,进而导致孩子因自卑感而影响其心理健康,还有可能导致孩子腹部的器官受到压迫而导致孩子发育不良,甚至使孩子因为胸腔空间压缩而呼吸困难!
2.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一种人的脊柱偏离正常中线之后产生的病理状态,这种状态在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形成稳定结构的未成年人身上非常容易发生,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保持不良的坐姿或站姿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增加,而且女孩发生脊柱侧弯的概率比男孩更高。在发生脊柱侧弯之后,孩子的身体外观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比如,肩膀高低不平或肋骨突出,这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同时,脊柱侧弯还会导致孩子出现背部疼痛,肌肉紧张甚至压迫孩子的胸腔,进而导致孩子的心肺功能受到影响!
3.骨盆倾斜
骨盆倾斜指骨盆相对于其正常位置发生的偏移或是旋转现象,这种偏移既可能是向前或向后,也可能是向某一侧方倾斜,但不论何种倾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而与成年人相比,骨骼尚未发育完全的未成年人往往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像是长时间坐姿不正确、腿部肌肉不平衡、缺乏运动、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等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而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腰部疼痛、步态异常、走路时身体不稳定等情况,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因为膝盖与髋关节的压力上升而引发关节问题!
学校应该如何防控未成年人脊柱疾病?
1.加强健康教育
为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脊柱疾病,学校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比如,在现有的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脊柱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脊柱疾病对自身健康的危害,教导学生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脊柱。此外,学校还应当组织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体验等)让学生了解不良姿势对脊柱健康的危害,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自觉保护自身的脊柱健康。
2.定期体检筛查
由于很多脊柱疾病的发生都是潜移默化的,只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就可以有效逆转,因此学校还应当安排定期的体检筛查来检查学生的脊柱健康,比如,观察学生站立时的脊柱形状、测量学生的脊柱曲度等,并且及时将筛查出问题的学生转介至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学生脊柱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3.改善学习环境
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矫正学生们的学习姿势,帮助学生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为此,学校方面应当为学生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课桌椅,并且定期检查与调整课桌椅的高度,确保桌椅适合学生的身高,同时还应当确保教室内的照明充足,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学生出现不良坐姿的情况。
4.促进体育锻炼
上文提到,缺乏锻炼也是导致学生发生脊柱疾病的问题之一,因此学校还应当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学校应当保障学生在体育课程的时间得到充足的锻炼;另一方面,学校则应当对教室空间进行正确的规划,并且设置活动区域让学生能够在下课后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学生的脊柱健康。
未成年人由于其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因此其身体特别是脊柱往往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在校学习的时间则是导致学生发生脊柱问题的主要地点。学校只有加强对未成年人脊柱健康的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对脊柱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挺拔脊柱,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