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外伤也能发生脊柱骨折吗
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 王临青
脊柱作为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承载着维持身体平衡、保护脊髓等重要功能。脊柱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导致这类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力的伤害,脊柱疾病、骨质疏松、肿瘤等内在因素也可能导致脊柱骨折的发生。本文将详细科普脊柱骨折的相关原因。
1.直接外力损伤
外力的创伤是导致脊柱骨折最常见的因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以及运动损伤等外部力量作用,都会导致脊柱骨折的发生。强大的外力作用能够直接破坏脊柱的骨质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或压缩性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尽量避免参与高风险的运动,减少因外力创伤导致的脊柱骨折风险。
2.间接外力损伤
间接外力损伤也是导致脊柱骨折的重要因素。例如,在跌倒时用手臂支撑身体、举重物时的姿势不当等,会造成脊柱因过度扭曲或拉伸而受伤。另外,长期反复进行某些动作(如弯腰、扭转等),也会导致脊柱劳损性骨折。因此,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运动习惯,对于预防间接外力损伤导致的脊柱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3.病理性因素
部分疾病也会导致脊柱骨折的发生。例如,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等疾病会破坏脊柱的骨质结构,使骨质结构变得脆弱。另外,脊柱感染、脊柱炎症等也会导致骨质破坏,增加骨折的风险。对于这些病理性损伤因素,需要及早发现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脊柱骨折。
4.代谢性因素影响
骨质疏松症会导致患者骨骼变薄、骨量减少,使骨骼变得脆弱易发生骨折。另外,钙磷代谢异常、内分泌失调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脊柱骨折的风险。预防代谢性脊柱骨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合理的饮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避免发生脊柱骨折。
5.不良的生活习惯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都可能影响脊柱的健康。另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降低骨骼的质量,增加脊柱骨折的风险。因此,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以维护脊柱的健康。
6.医源性因素
部分医疗行为,如手术操作、脊柱穿刺等,如果出现操作不当或存在技术失误,会导致脊柱骨折的发生风险。因此,医务人员在执行相关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升技术水平,以减少医源性脊柱骨折的发生。
综上所述,脊柱外伤是常见的骨科疾病。脊柱骨折的发生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除了常见的外伤因素,很多内在因素也是导致脊柱骨折的重要因素。正确地认识脊柱骨折相关知识,有助于保障脊柱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