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从了解到行动:血液透析导管维护的医护患共管模式

2024-09-29 09:17:40 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张娟

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张娟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等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建立稳定有效的血管通路,能够确保血液顺利引出体外进行净化后再回输体内。血液透析导管长期留置会导致出现感染、血栓、导管脱落等风险。因此,血液透析导管需要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形成医护患共管的模式。本文详细科普导管透析的医护患共管措施。

  1.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

  1.1严格无菌地操作

  血液透析操作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导管接口处以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置管初期,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现象,发生异常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

  1.2定期的导管评估

  透析前后,医护人员应对导管进行细致的评估,包括导管位置是否固定、有无移位、管腔是否通畅等,对于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注入适量的抗凝药物防止血栓的形成。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导管维护计划,调整肝素封管液的浓度和频次。

  1.3专业的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血液透析导管的重要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透析前,需要从导管各端口抽出封管液,并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管腔;进行消毒后,将导管接头连接至透析机,避免和空气的长时间接触,并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连接处;透析结束后断开导管和透析机的连接,向各管腔注入盐水和封管液,确保管腔畅通。血液透析导管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用手触碰导管外端,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定期检查导管出口有无渗血、渗液,评估周围皮肤。同时,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观察导管是否感染、正确固定导管、避免导管脱落的相关信息。

  2.患者自我护理

  2.1保持导管清洁干燥

  患者需要每日观察导管出口处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现象,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细菌的滋生。洗澡时,患者可以用一次性造口袋将导管体外部分进行包裹,防止水浸湿敷料。

  2.2避免导管受压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导管受压、扭曲或者意外滑出。睡觉时应采取合适的体位,避免压迫导管,穿脱衣物时要轻柔,避免用力拉扯导管。

  2.3合理的饮食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患者免疫力、预防感染的重要因素。患者应遵医嘱限制水、钠、钾、磷的摄入量,并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家属的支持监督

  3.1协助患者做好日常护理

  家属应积极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如协助更换敷料、观察导管情况,患者行动不便时,家属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2督促患者遵守医嘱

  家属应督促患者按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遵守医生的各项医嘱,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家属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导管的维护是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医护患共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