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如何识别和处理药物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南充市中医医院临床药学科 付雪梅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二重感染、依耐性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药物不良反应不能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各个器官与系统,所以我们要注重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管理工作,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文章就从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和处理两个方面进行科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1、如何识别药物不良反应?
1.1了解药物信息
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大家要注意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可以提前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1.2注意症状变化
在药物服用期间要注意观察自己是否出现了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的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症状: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 皮肤反应: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 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失眠、焦虑等。
- 心血管系统反应:心悸、胸痛、血压变化等。
- 呼吸系统反应:呼吸困难、喘息等。
1.3对比用药时间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考虑这些症状是否与开始用药的时间有合理的先后关系,有些不良反应可能在用药后立即出现,有些则可能在用药一段时间后才显现。
1.4排除其他因素
除药物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与药物不良反应相似的症状,如疾病本身、其他药物、食物、环境因素等,所以在识别时要注意尽量排除这些干扰。
1.5记录和反馈
如果怀疑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症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信息,并告知医生或药师。
2、识别药物不良反应后,做好这些处理工作很重要!
2.1立即停药
如果确定不良反应与所服用的药物有关,应立即停止服用该药物,并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师。
2.2观察并及时就医
若是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轻微的皮疹、恶心等可以先尝试停药,并观察症状是否缓解,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在家中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若是出现中度腹泻、皮疹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轻微症状加重或持续应尽快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情况,提供所记录的信息。
2.3遵循医嘱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因此大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监测药物对身体的影响。
2.4避免自行用药
生活中切记不要自行使用非处方药或其他药物处理不良反应,因为这可能会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加重不适。
2.5调整生活方式
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如某些食物、化学品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6情绪管理
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焦虑和恐慌,大家要注意做好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之,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识别和及时正确处理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做好识别和处理可以减轻症状,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所以大家要注重掌握上述知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