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小儿用药安全,避免药物滥用的隐患

2024-12-03 08:57:29 广东省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 姜然
广东省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   姜然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健康无疑是每一位家长最为珍视的宝藏。小儿用药安全,作为守护这份宝藏的重要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儿童用药的种类日益繁多,但随之而来的药物滥用风险也悄然增加。药物,本是治疗疾病的利器,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刃。因此,深入了解小儿用药的基本原则,掌握避免药物滥用的科学方法,成为了每位家长必备的生活技能。
        了解儿童生理特点,合理用药是基础
        剂量控制至关重要:儿童的体重、体表面积以及肝肾功能等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来说,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而非简单地将成人剂量减半。家长应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儿童剂量指导,使用专门的儿童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等,避免使用成人药物随意分割,确保剂量准确无误。
        注意药物联合使用:儿童生病时,家长可能去药店选择一些复方制剂药品。比如发烧时,儿童服用了布洛芬,又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其中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有重复用药的可能性。在儿童的用药中,中药的联合使用也非常常见,比如同时服用蓝芩口服液和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板蓝根颗粒等。对于不太懂中医辩证的家长们,联合用药实有风险。
        观察不良反应: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比成人更为强烈且不易预测。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呕吐、腹泻、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同时,建立药物使用记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及出现的任何异常反应,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并处理。
        遵循医嘱,避免自我诊断和随意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小病小痛,往往倾向于自行购药解决,这种做法极易导致药物滥用,增加健康风险。正确的做法应是遵循医嘱,科学对待儿童疾病。
        不轻信广告,不盲目跟风:市场上儿童用药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往往夸大其词,家长应保持理性,不轻信未经科学验证的“特效药”或“神药”。对于网络上的育儿偏方、土方,更应谨慎对待,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就医前不自行用药:当孩子出现不适时,首先应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并开具处方。家长不应根据以往经验或网络查询结果自行给孩子用药,因为不同疾病可能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却大相径庭。
        严格遵守用药方案:医生开具的药物使用说明应作为用药的唯一依据。家长需按照医嘱的剂量、频次和疗程给孩子服药,不可因效果不明显而擅自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也不可因孩子症状好转就随意停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
        提升家庭药品管理意识,预防药物误服
        家庭是儿童药物滥用的另一个高风险环境。加强家庭药品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意外误服药物的事件发生。
        安全储存,远离儿童:所有药品都应存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最好使用带锁的药品箱或高处柜子。避免将药品与食品、玩具混放,以免孩子误认为是可食用物品。
        清晰标识,分类存放:对家庭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外用药与内服药分开存放,并贴上清晰标签,注明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及有效期。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避免误用。
        教育引导,增强意识:家长应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向孩子传授基本的药品安全知识,让他们了解药品不是糖果,不能随便吃。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不明物品时,学会询问大人或寻求帮助。
        紧急情况应对:家中应备有急救手册或APP,包含儿童误服药物的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生误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指导进行初步处理,如让孩子保持侧卧,以防呕吐物堵塞气道,同时带上误服药品的包装或说明书,以便医生快速识别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总之,儿童用药安全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健康。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守护者,应不断学习科学的用药知识,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与孩子一起构建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药物滥用的隐患,让爱与科学同行,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