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分型与治疗

2025-01-22 13:40:32 甘肃天水长控医院中医科 郭仕虎

甘肃天水长控医院中医科   郭仕虎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与生活习惯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西医对这种疾病的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措施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局限和风险。那么,我国传统中医在面对这种疾病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吗?

  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型,这类患者通常是受到了外伤的影响或是因为慢性劳损的原因导致腰部气血阻滞、血脉不通,进而使腰部的骨骼与肌肉失去滋养而发病,患者不仅会感到腰部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感,而且这种疼痛感在患者夜间睡眠的时候还会进一步加重;此外,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还会出现腰部肌肉紧张以及压痛明显的症状。面对这类患者,中医通常会开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药物改善患者腰部的血液供应,如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药材组成的桃红四物汤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此外,中医还会选择肾俞、环跳、委中等穴位进行针灸或拔罐治疗,在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有效地调节腰部的气血运行,进而使患者能更好地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风寒湿困型  风寒湿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因为患者长期在相对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或是生活,进而导致外界的风寒湿邪侵入腰部,进而导致患者腰部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这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感到腰部出现冷痛感,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外界气温降低的时候更为明显,但在适当的热敷之后则可以缓解;另外,这类患者还经常会出现肢体沉重、活动不便等症状。面对这类患者,中医通常会使用独活、桑寄生等多种药材组成的独活寄生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祛除患者体内寒湿的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另外,针灸命门、关元等穴位也能起到温暖经络、驱散寒湿与减轻腰部疼痛的作用。

  肝肾亏虚型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由于患者年老体衰、长期劳累或是先天不足等原因导致肝肾精血亏损,进而使腰部失去濡养而发病,患者不仅会感到腰膝酸软无力,而且还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面对这种情况,中医则会采取补益肝肾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如六味地黄丸就是治疗这类患者常用的中药;此外,针灸足三里、太溪、关元等穴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中医对症治疗的原则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控制患者症状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只有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并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才能更好地远离这种疾病的困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