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促进精神疾病患者自主护理的有效方法

2025-03-04 09:59:39 河北省第三荣军优抚医院老年精神一科 霍丹丹

河北省第三荣军优抚医院老年精神一科   霍丹丹

  小李是个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年轻人,一度被疾病拖入生活的泥沼,整个人的状态和生活都混乱不堪。不过,在接受治疗期间,他积极尝试自我管理,坚持规律作息,认真记录情绪变化,还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渐渐地,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生活也步入正轨。小李的这段经历充分证明了自我管理策略对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自我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让患者更有责任感

  当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后,就会明白自己在治病和康复中要承担的责任,不再只依靠医护人员,而是主动做好日常护理。比如,患者能自觉做到按时吃药,按规定时间去医院复查,这些行为对稳定病情很有帮助。

  提高生活质量

  做好自我管理,患者就能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不舒服,解决生活中的困扰。患者要是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合理安排作息,就能更好地和别人交往,享受生活,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自我管理策略的具体方法

  疾病知识管理

  (1)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病人和家属要多去参加医院或者社区举办的疾病知识讲座,了解精神疾病是怎么得的、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以及以后会怎么样。只有把疾病了解清楚了,病人才能明白自己病情的变化,更好地配合治疗。

  (2)记录病情变化:病人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自己的症状、心情、睡眠情况等都记下来。这些记录能帮助病人自己和医生护士及时发现病情有没有波动,以便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情绪管理

  (1)情绪识别与调节:患者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运动、听音乐等方式进行调节。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的慢跑,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情绪。

  (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病人管理情绪特别重要。病人要多和别人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参加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小组,和有同样经历的人互相打气、互相鼓励。

  药物管理

  (1)了解药物知识:病人得清楚自己吃的药叫什么、有什么用、吃了会有啥副作用以及什么时候吃。要按照医生说的吃药,不能自己随便加量、减量或者停药。

  (2)按时服药:为了不忘记吃药,病人可以定个闹钟提醒自己,或者把吃药和每天固定要做的事联系起来,像吃完早饭就吃药,家里人也要帮忙监督。

  对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自我管理策略是实现自主护理的得力途径。借助疾病知识管理、情绪管理、药物管理等具体手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得到提高,面对疾病时更具信心,病情也能趋于稳定,加快康复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家属起着关键作用,要积极引导患者掌握这些策略,齐心协力为患者健康助力。未来,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自我管理策略,让精神疾病患者群体从中获得更多益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