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知多少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抑制骨吸收的一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常用的口服制剂有:阿仑膦酸、利塞膦酸;静脉制剂有: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伊班膦酸等。人体骨骼组织的主要成分之是轻磷灰石,双膦酸盐类药物能紧密地吸附在骨骼轻磷灰石的表面而不被破骨细胞降解,减少骨破坏。目前主要用于骨质疏松、肿瘤骨转移及高钙血症等疾病治疗。因此双膦酸盐类药物通常使用疗程相对较长,一些远期、罕见的不良反应难以识别。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使用的人群将会越来越多,那么高效、安全的使用双膦酸盐药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有什么讲究?
对准时机:双膦酸盐类药物应在清晨第一时间空腹单独服用,即未喝水或吃任何食物、药物前空腹服用。服药前不宜喝牛奶及奶制品、咖啡、茶、矿泉水、果汁和含钙的饮料,以免降低药物的吸收率。
请完整吞服药物,不要咀嚼或吸吮药片,以免引起口腔溃疡。至少用200-300ml白开水吞服,不应使用矿泉水、果汁或其他液体。
服药后要保持站立和禁食:服药后至少0.5-1小时内保持直立(坐位或站位)、禁饮禁食(包括矿泉水)或服用其他药物,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反流的风险,减少对食道的伤害。
用药期应仔细查看说明书的用法用量,确定自己是应该每日服用一次,还是每周服用一次,尽量在固定的时间服用药物,避免漏服。如果漏服可在想起后的第2天早晨服用,按正常计划服药,不能在同一天服用2次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不良反有哪些
口服给药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对食管和/或胃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服药时躺卧会增加这种刺激,可能会发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糜烂。如果遵循指导,站立或坐立服药,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非常低。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以上消化道反应,应警惕双膦酸盐的副作用,看看是否服用正确。另外若同时服用非留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泼尼松等),该风险升高。一旦出现食管疾病的症状(如吞咽困难、新发或加重的烧心或胸骨后痛等症状),应停止用药并到医院进行治疗。
静脉给药的双膦酸盐类药物还可能发生“流感样症状”,常在输注24-72小时内出现,以一过性发热、肌肉痛和关节痛为特点,很像大家常说的“感冒”症状。退热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通常会改善症状,再次输注时这些症状的发生率会降低。如果症状严重或者药物无法缓解,应立即就医。
双膦酸盐类药物60%以原形经肾脏排泄,有一定的肾损害风险,快速静滴(<15分钟)还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多喝水多排尿,切勿自行调整滴注速度。唑来膦酸的输注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伊班膦酸的输注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口服及静脉使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都可能引起暂时性低钙血症,但静脉使用的发生率高于口服。用药期间建议患者每天补充钙元素800-1200mg、维生素D400-600IU。但补钙会降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吸收,应在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1小时后再服用钙剂。
下颌骨坏死常出现疼痛、肿胀、局部感染和理性骨折,是一种罕见药物不良反应。但长期静脉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存在严重口腔疾病(严重牙周病或多次拔牙植牙等牙科手术)、使用糖皮质激素、吸烟、糖尿病、免疫缺陷等,下颌骨坏死的发生风险会大大增加。因此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定期看牙医的习惯。用药前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了解口腔情况如义齿戴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炎症等,及时对龋齿行充填、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修整尖锐的骨尖骨突、义齿调磨等。根据国内外指南推荐: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要接受牙科手术的患者,建议暂停双膦酸盐类药物3-6个月后再实施口腔手术,术后3个月如无口腔特殊情况,可恢复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用药前应告知医生,避免使用该类药物,以免增加肾衰风险。为了解药物疗效,需要定期检查骨密度、血清钙等,治疗开始后1-2年内监测1次骨密度,随后每2年监测1次。用药期间如出现牙齿松动、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牙科手术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此类药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