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乳房健康,远离疾病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面对严峻的疾病健康形势,人们越来越重视起自身健康,随着癌症筛查工作的发展,对于乳腺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文就乳腺、乳腺癌症状与防治措施、乳腺自查方法等乳房健康知识展开详细介绍,希望以供参考。
什么是乳腺?
乳腺是一个分泌器官,位于第2肋间和第6肋间之间,主要由皮肤、脂肪、腺体层等组织构成,具有分泌乳汁、哺乳后代的功能。妊娠期乳腺会分泌大量黄体素和催乳素,从而促进乳房的二次发育,当女性分娩后,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乳腺会分泌大量乳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乳腺上皮组织会发生增殖失控而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虽然乳腺癌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其依旧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亟需重视乳腺癌防治工作,为女性生命安全做好保障。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乳头溢液
如果处于非哺乳期的女性,乳头出现异常液体渗出的现象,比如脓液、咖啡色液体、血色液体等,亟需引起重视。
乳房包块
乳房包块是乳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一般常见单个肿块,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触及肿块时,感觉较硬,而且肿块表面粗糙,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不易移动。如果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触摸乳房时发现肿块,应当警惕乳腺癌的发生,并且要注意是否存在变大的情况。如果乳房肿块周围存在多个分散的硬结,通常为乳腺癌晚期的表现。
乳房“酒窝”
乳房“酒窝”是指由于肿瘤增生,导致乳房表面皮肤受到牵拉,从而出现凹陷的情况,外形通常与面部酒窝相似,因而被称为乳房“酒窝”。
乳头皱缩
乳头向内缩回、偏位或者内陷等也是乳腺癌常见症状,同时,如果还存在双侧乳头不对称的情况,就要警惕乳腺癌的发生。
腋窝淋巴结
一般情况下,排除炎症性因素,如果女性存在不明原因的腋窝淋巴结肿大现象,就要引起重视。同时,如果在锁骨上下部位摸到肿块,也要提高警惕。
乳房橘皮样变化
如果女性乳房皮肤组织发生异常改变,出现橘子皮一样的情况,并且伴随皱纹,通常称为“橘皮征”。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个人因素
45岁以上、绝经前后或者肥胖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体内雌性激素分泌过多,也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因素。如果乳腺良性疾病没有及时治愈,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饮食不当
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等,也是引起乳腺癌的重要原因。
生育经历
月经初潮年龄小、未育、多育、绝经晚、未哺乳等因素也会增加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
乳腺疾病史或药物作用
增生性疾病、小叶原位癌等患者、长期口服或注射雌激素或孕激素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遗传因素
具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存在罹患乳腺癌经历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同时,如果是突变基因携带者,也会容易患上乳腺癌。
如何进行乳腺自我检查?
体位检查
站立检查:在镜子自然站立,双臂下垂,将双侧乳房充分显露出来,便于开展两侧对比观察;平躺检查:平躺在床上,头下不垫枕头,在左侧肩膀下垫一个枕头,将左手放在脑后,触摸乳房,看是否存在硬块情况。
乳房外观检查
外形:检查两侧乳房外观是否正常,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两侧乳房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轻微差异,如果出现对称、大小差别时,不用过度紧张。
皮肤:检查乳房皮肤是否存在发红、水肿、破溃等情况,如果出现以上几种表现,就要警惕急性乳腺炎、浆液性乳腺炎等炎症性疾病。如果皮肤出现橘皮样情况,就要警惕乳腺癌。
乳头:观察两侧乳头是否处于同一水平,是否存在回缩、凹陷、乳晕糜烂、脱屑等情况。利用食指、大拇指轻轻捏乳头,按压乳头下是否有硬块,挤压观察有无分泌物。
触诊
触诊是发现乳房肿物的重要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检查。乳房触诊:一般用手指掌面进行触诊,此时不宜用手指挤捏乳房组织。如果发现乳房肿块,要注意观察肿块范围、硬度、大小、表面是否光滑等情况。腋窝触诊:如果腋窝出现肿大淋巴结,对于乳腺疾病确诊发挥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一检查过程较为专业,需接受专业医师检查。
乳腺癌的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确切的乳腺癌预防措施,以下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疾病预防作用。
改善生活饮食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减少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调整不良饮食习惯,增加全谷物、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确保摄入均衡的营养,少吃高脂肪食物。
保持稳定的情绪
在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长期精神紧张。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化解负性情绪,少生闷气。
预防高危因素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规避乳腺癌高危因素,及时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尽量避免使用雌激素及慎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伴随高危发病因素的人群,应当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万新增乳腺癌患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乳房健康问题刻不容缓,人们要提高自身健康意识,掌握乳房自查方法,积极预防乳腺癌等乳腺疾病,保障自身生命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