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输液结束≠安全!小心血糖“过山车”!

2025-04-11 08:34:35 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肝胆外科 张亭

  输液结束后并不代表患者就安全了,需特别警惕血糖如“过山车”般波动。在我们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患者在输液完毕后,刚刚拔完针,就突然感到心慌、手抖、出冷汗,甚至眼前发黑。此时立即监测血糖,发现其数值低至≤2.8mmol/L,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则是≤3.9mmol/L。这显然是低血糖在作祟!令人困惑的是,这些患者明明刚刚补充完液体,既未注射胰岛素,也未服用降糖药物,为何输完液后反而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呢?

  影响因素

  输入液体成分的影响  葡萄糖溶液的突然中断,若输液成分包含葡萄糖溶液(如5%葡萄糖、10%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在输液期间,患者身体会依赖外来的糖分供应,从而抑制自身的糖异生作用,减少糖原降解。拔针后,血糖供应突然中断,而身体尚未及时调整,胰岛素水平也未迅速下降,导致血糖骤然降低。

  胰岛素的延迟反应  在输注葡萄糖时,尤其是高浓度或大量输注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预防性添加胰岛素(如糖+胰岛素+钾的配方,以保护心肌、纠正低钾血症并促进葡萄糖利用)。与此同时,患者身体也会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在双重作用下,即便输液停止,胰岛素可能仍在持续作用,导致血糖过度下降,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前期或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

  其他因素  第一,营养不良或禁食时间过长,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其糖原储备不足,输液结束后能量供应中断,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第二,药物影响,某些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及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糖原代谢,若患者本身肝肾功能不佳,药物代谢缓慢,也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处理建议

  立即监测血糖  以确认低血糖,正常人血糖值≤2.8mmol/L,糖尿病患者则≤3.9mmol/L。

  迅速补充升糖食物  如糖水、糖果,严重情况下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以快速升高血糖。

  排查诱因  询问患者用药史(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食情况及既往内分泌病史。

  后续管理  对于长时间禁食或输液的患者,可提醒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补液方案,必要时进行持续葡萄糖监测。

  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输液后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并不少见,特别是在输注葡萄糖突然停止、长时间未进食、肝肾功能差及代谢异常的人群中,我们应提前做好健康宣教,准备好应急食物。一旦患者在拔针后感到不适,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补充能量,避免危险发生。若低血糖反复发作,需进一步检查内分泌功能(如胰岛素、C肽、皮质醇等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