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药品储存条件怎么看?

2025-04-11 14:59: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 梁雪艳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自备的小药箱,药品在存放过程中易受日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因素的作用,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极大影响,却少有人注意到这些有可能存在的隐患,以致发生无数用药无效事件甚至安全事故。贮存不当顶多就是药效不如以前,这是很多人的观点,其实情况远没有想象的简单,药品贮存不当有时带来的危害不仅是药效的损失。

  因此,我们应科学存储药品,要按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保存,不要让药品成为健康的“杀手”。那么,一些药品保存的专业术语我们该怎么理解呢?

  药品的储存温度

  阴凉处,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不超过20℃的条件下;

  凉暗处,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避光并且不超过20℃的条件下;

  冷处,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2℃-10℃;

  常温(室温),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10℃-30℃;

  除另有规定外,药品说明书中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是指室温(常温)。

  药品储存湿度一般应控制在35%-75%。

  密闭与密封

  密闭是将药品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和异物进入;密封是将药品容器密封,防止药品风化、吸潮或挥发。

  避光与遮光

  避光是指药品避开阳光直射;遮光是指药品存放在不透光容器内。

  遮光:用不透光的棕色容器包装,或用黑色包装材料包裹。一般这类药品出厂时,已采用棕色玻璃瓶或塑料瓶包装。不要将其放在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原则上使用原包装贮存。如需更换,应选择符合遮光要求的容器。

  注意:已开封使用的药品,用后要盖紧瓶盖、瓶塞。尽量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储存。

  药品储存的地点

  药品应该储存在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储存在浴室、厨房等易受潮、易受虫鼠损害或者污染的地方。同时也应该避免存放在儿童能够触及到的地方。外观相似的药品不宜放在一起;外用药物与口服药物应该分类存放,避免服错、避免串味。

  常用的特殊存储的药品

  冰箱冷藏的药品

  一些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如未开封的胰岛素、干扰素等,温度过高易导致药品降解或变质,应置于冰箱保鲜层内冷藏保存。使用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的胰岛素时,注射前建议静置一段时间使其恢复到室温后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注射部位疼痛感。

  活性菌类

  一些益生菌的说明书中也明确写明冷藏保存,温度过高可能会降低菌类活性,导致药效下降。

  外用制剂

  外用制剂如栓剂,温度过高时药品可能软化变形,影响使用,因此,建议夏季将其置于冰箱保鲜层冷藏保存。

  遮光保存的药品

  遮光不等于避光。避光是指避免阳光直射。而遮光是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存放药物。例如硝酸甘油,药品自身成分对光不稳定的,应放置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

  另外,药品储存时,建议保留原包装,保证药品标签完整、清晰。原包装不存在的,一定要把药品的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有效期等详细标明。最好每三至六个月清理一次药品,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如药品出现片剂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请勿继续使用。

  介绍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药品的储存有了一定了解,在家庭药品储存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如何判断药物是否变质?

  药品储藏不当会造成药品失效,要定期对存放的药品进行检查,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若片剂、胶囊的颜色发生改变,表面粗糙或有裂缝,气味发生变化;粉末颜色发生变化、结块;透明的液体制剂中有明显沉淀、摇一摇后也没有溶解;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有发霉、酸败、变色、异嗅、异物,产生气体或其它变质现象;软膏剂出现酸败、异嗅、变色、变硬及油水分离等现象;透明的滴眼液变浑浊等现象,说明药品可能已经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药品有别于一般生活用品,正确存放十分关键,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贮藏药品,且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清理已过期或已变质的药品。

  虽然我知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每次用药时,一定多想三秒钟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