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为什么抗感染药物不能“包治百病”?

2025-04-16 14:21:46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巫贵兰

  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物等,主要是针对各种细菌感染进行治疗,是当代医疗抗击多种微生物感染的有力武器。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把抗生素当成了灵丹妙药,这是一种巨大的误解。把抗感染药物当成“万金油”使用,不仅起不到治病的作用,还可能引起耐药,造成重大危害。那么,为什么说抗感染药物不能“包治百病”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抗感染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误区。

  明确用药指征,正确诊断是前提

  抗感染药物并非所有疾病都能治愈,它们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有效,在服用之前要明确其感染的类型。具体要看病人的症状体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情况。比如感冒、流感等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如果乱吃抗生素,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让促进耐药菌的繁殖。同样,抗真菌药物也不能随意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只有找出引起疾病的“元凶”是细菌、真菌还是其它细菌,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而不是盲目地选择抗生素,从而引起细菌和真菌的抗药性。

  服用抗感染药物,谨遵医嘱是核心

  医生在给病人开药的时候,要根据病人的个人情况、感染的严重程度等来确定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周期等。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时定量地服药,不可擅自增加或停止服药。综合感染人群是老人、小孩、孕妇、肝肾功不全患者来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品种,如能检出细菌,最好做药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抗感染药物。

  确定给药剂量是关键

  服用抗感染药物,既要有足够的剂量,又要保证按时服药,“蜻蜓点水”式的用药是不利于疗效的。但是如果是老人,儿童,孕妇,体弱,消瘦,肝肾功能差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调节抗感染药物的用量和服用的时间。

  给药剂型的选择和服用方法不同

  给药剂型从安全性和携带方便性角度出发,一般来说能口服的就不输液。在病情比较轻的情况下使用口服剂型,重症患者优先选用静脉给药,比如输液治疗。对于大多数小孩而言,比较容易接受一些色彩比较鲜艳的、药片形状比较可爱的、口感比较好的剂型,选择这些剂型能让他更好更愉快地服药。

  要正确掌握服药的时间和给药的间隔

  比如说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或者是空腹服以及间隔的时间,一天要间隔几个小时才能服第二次,不能连续地把这个药物短时间内全部服完。

  在服药期间要密切关注有没有副作用

  对于药物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在服用的时候会有明显的过敏症状,比如腹痛、腹泻等。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菌药物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引起细菌耐药。

  关注药物间相互作用

  比如抗菌药物与活菌制剂(原籍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共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真菌制剂布拉酵母菌)联用。因抗菌药物可减弱活菌制剂的疗效,应避免同时服用,错时分开服用,一般建议服用抗菌药物2-3小时以上,再服用活菌制剂,或加大益生菌(活菌制剂)的给药剂量。再说服用具有甲硫四氮唑结构的头孢类(如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尼西、头孢哌酮、头孢甲肟、头孢匹胺、头孢曲松、拉氧头孢等)或甲硝唑、替硝唑等抗菌药物期间,不能饮酒。

  谨慎联合用药

  在特定的病例中,医师会使用一些综合的抗感染的方法。这些药物的组合是建立在对药物作用机理、抗菌谱和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基础上的。在临床上,病人不应该擅自将抗感染药物进行组合,因为这些组合会造成不同的药物间的互相影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副作用,还会为细菌的抗药性提供条件。

  通过以上这些介绍,相信大家能够明白为什么抗感染药物不能“包治百病”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处方去服用药物,切不可随意用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